銀行家安迪·杜弗倫因涉嫌謀殺夫人及其情夫被判無期徒刑,進入緬因州立蕭山克監獄服刑後,他與能為獄友走私各種違禁商品的埃利斯·「瑞德」·雷丁成為朋友,同時利用金融、稅務才能為典獄長森姆·諾頓等監獄官員和看守洗錢逃稅的故事。
這是個「關於體制、希望、自由」的故事。
,
Shawshank Redemption直譯是「鯊堡監獄的救贖」,就電影劇情本身而言,這份救贖本身是多重性的:Andy 對自己的救贖(成功重獲自由)、對獄友的救贖(得到啤酒、得到優差和教育)、對整個監獄的救贖(監獄出現了最好的圖書館、最惡的長官與典獄長都弄走了)。
而Andy 卻為此付出不少:
Andy 努力了20年才挖出了(一開始被Red說要花600年的)秘道、還得爬過連Red 都不願意通過的500碼污水溝;協助了典獄長和警衛隊長逃稅,而令自己和獄中朋友得到更好的待遇;因為自己被狠打到入醫務室住了一個月,才使到獄中喜歡雞姦別人的惡人被「趕走」;為了向全監獄的人播放音樂、結果自己被單獨監禁兩星期;最後成功揭露典獄長Norton 的惡行,也得先花上長時間為他做事才行。
而這一切,都不是如典獄長Norton 般、朗誦幾下聖經經文,全都是自己身親力行(例如每個星期寫信寫足6年)才得到的。
不是說努力就有回報,但他就是這樣堅持著。
,
電影中有一段很悲傷的劇情:獄中一位已待了50年的老獄友Brooks,高齡之際得到可以離開假釋的機會,對於已經在獄中生活了多年的他來說,外界反而是個令他恐懼的地方,結果也他也確實因為對獄外生活無所適從,最終上吊自殺。
情況就有如Red 所說:「他們已經在這所監獄被體制化。起初你討厭它,然後你逐漸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賴它,這就是體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
,
關於體制化 institutionalization,Red 在電影中指的監獄中人,但電影之外,監獄之外的人又何嘗不是囚徒呢?比如說,Red 總是開玩笑說「在這所監獄之中,沒有人是有罪的」,卻又一直在監獄中贖罪(當初法官對Andy 的說辭「要用一生去為殺死二人贖罪」),不就像在說我們一眾人等,總是有如囚犯那般,也不為甚麼、就是一直在監獄中、體制中贖罪嗎?
正如電影很著名的一句quote 所說,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監獄」二字,可換成很多其他詞彙,無論如何,隨著時間過去,都只會變成我們離不開的存在。
但我們「贖罪」不是為了餘生都要活在「贖罪」之中,所以我們必需心存希望。
,
說到希望,Red 一開始對希望非常嗤之以鼻:
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Hope can drive a man insane.
Andy 有好好的解釋說,
Remember Red,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又解釋為甚麼自己受罰都要為獄友播放音樂:
那份音樂的美好,只要你不忘記,那誰人都不能拿走,可牆之外、心底之內,甚麼地方都能存在。那份美好完完全全是你的。
Andy 沒有只說不做,他也為Red 送了一把口琴,是真切地想為Red 好,正如他願意為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的Tommy 教學那樣。
所以,當同樣假釋的機會出現在Red 身上時,他也一樣恐懼,他清楚自己已被監獄體制化,去到外面的世界「不申請上廁所,連尿都拉得不順暢」,但是他沒走上Brooks 一樣的道路,是因為他心懷希望,得到來自Andy 的希望。
電影故事不是要述說一個「高學識高智識有才之士逃獄故事」,要是這樣,何不集中只講Andy 如何得到重用後逃脫?為何要安排Red 最後成功跨越邊境?
這是希望與自由的故事。
,
是啊,誰人又不是囚徒呢。
但願自己,不管被囚多少年,仍能心懷希望、勇氣,自由意志,去跨過那邊境、望著那無際的太平洋。
。
電影中有不少具宗教成份的細節。
在進入監獄的第一天,典獄長Norton 就以非常高的姿態,以上帝之名、命令各人要聽從上帝的旨意、並遵守他的監獄的規條,不就很像耶穌時代、那些掌握著猶太宗教條文闡釋權的猶太宗教領袖嗎?而真正走入人群之中、真正為獄中眾人帶來希望的,又是甚麼人?
,
某天早上,Andy 就突然消失了,「前一晚點名的時侯他還在,隔天他就憑空消失了?」不也很像某個畫面嗎?
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看見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他們就進去、只是不見主耶穌的身體。
,
最後Andy 成功離開監獄的那條隧道,令我想起了「窄門」:你們要進窄門.因爲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
當然我不敢直接攀比,只是稍稍覺得元素存在,而提出了一些可類比的表現方法。
或許是Stephen King在寫作故事時不自覺地加入的元素(我沒看過原作),也可能是電影導演有意強化的元素,總之,電影確實有傳達到宗教也在傳達「信、望、愛」的精神,
。
說起來,我看過的電影不多,卻也未試過完場時,全院觀眾一起拍手的情況出現,而且是一套已上映了30年、沒有人謝票或是甚麼名人在場、完全自發性的全場拍掌。
電影非常動人,卻又不是那種讓你感動到要用幾包面紙的電影;那份力量絕不強烈,卻強大而溫和,久久不能忘懷(就連soundtrack也是一樣style,非常好聽);傳揚希望又不說教和形式化,你卻能感受到體制的壓力、現實的殘酷、強大信念與希望的重要,與自由的可貴。
如果只說故事安排之好,那只說Stephen King的原著小說不就好了嗎?電影之所以為好電影,自然有它作為電影的優秀之處。
五年後,達拉本特花費八個星期時間把小說改編成劇本,在原作基礎上增加許多內容。小說中的布魯克斯戲份很少,最終在養老院去世,電影中改成最終上吊自盡的悲劇人物。小說裏杜米以能洗清安迪罪名的證據為籌碼調到環境更好的監獄,片中則被諾頓下令殺害。此外,諾頓是金小說中多名典獄長的合體,達拉本特決定以單個典獄長角色作為電影中的大反派。
稍為看了一下原著小說,我想,故事中最大的不同是,Red 早就知道Andy 挖好了逃獄的道路,卻也見證著他挖好了通道卻不敢出去,因為他已被體制化了;電影中的Andy 或許早就挖好了通道,他不離開卻絕不是因為體制化,反而是那種能跨過體制的、救世主式人物。
又比如說Brooks的自盡,與後來Red 的對比,強化了「希望」的重要性。
所以電影最厲害的是,編劇把Stephen King原著本身並不長篇的故事,昇華了劇情之餘,卻又不減電影的娛樂性:最後Andy 成功提走典獄長Norton 的錢、又把他做過的所有壞事舉報、他東窗事發一幕,簡單直接,不需要太多時間交代,卻也足夠讓人舒一口氣。
沒有英雄、沒有特效、沒有動作、沒有愛國、沒有美女(poster上的不算),卻還是那麼好看。
用Freeman 飾演 freeman,是天成的佳作,可遇不可求。
,
就算是《基度山恩仇記》,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都是一套有愛與信念、沒有神秘老人和被贈與的財富、自力更新自我救贖版的《基度山恩仇記》。
(把大仲馬 Dumas唸成dumbass 是幾好笑的lo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