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星期六

Inside out 2。

好看的,但就是將同一套玩法再玩多次。

個人相當喜歡電影將上集「核心記憶建構個性島嶼」的設計進一步應用:基於情緒記憶構成自我意識(Sense of Self),而不同的自我意識會令韋莉作出不同行為(看到我有一百個阿尷在腦中跑動著)。最後不同的行為自然又會令產生其他人的反應,這種情緒與性格的連鎖及循環淺顯易明。

另一點個人覺得很好的設計,是在電影的最後,韋莉不是一個「只被情緒操控」的人偶,她也可以選擇情緒。

相比起上集「一場腦內的大冒險,原來就是離個家出個走、上車然後下車」,今集的「我太過努力想成為新學校球隊的一份子,結果還是放鬆點跟老朋友盡情享受最後的比賽好」是沒那麼小題大做。

故事依舊簡單,就是為韋莉 Riley進入青春期後,再加添幾種新的情緒:阿焦 Anxiety、阿羨 Envy、阿厭 Ennui、阿尷 Embarrassment。而除了阿焦外其餘情緒的存在感不強(這也是電影不夠好的地方之一);而這次的劇情基本上都是圍繞著焦慮的情緒而轉動,甚至連原本的五大情緒長老都擠到一邊去,例如會講到阿樂 Joy 都會覺得灰心覺得累、阿燥 Anger有溫柔的一面、阿驚 Fear 會自備降落傘等等(其實不特別有趣,只是人設而已lol)

新角式的處境就更慘:Envy像個小跟班似的,當然要解釋「羨慕別人所以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會跟隨焦慮」也不是不行,但角色定位確實是令人摸不著頭腦,彷彿只是出來按個製就沒甚麼表現空間了。也有可能是又要正面不能太多負面情緒,雖然「情緒」就很負XD)、又要有趣、能配合劇情的,實在是不多。不然,你看看只出現了兩次的念舊姐Nostalgia,還有個人覺得最好笑的劍聖蘭斯480p,就知道這次的電影是「大家都有很棒的idea 只是用不上」。(相比之下brainstorm 只是個不特別有趣的食字gag)

劇情一直讓阿焦當著壞人身份,堆疊了全場討厭她的氣氛,再留到最後反轉:那個無法控制自己的阿焦,默默流著眼淚說「我也只是為了韋莉」,是我最喜歡的一幕。

相比大人,其實我覺得這集的Inside out 更像是一套拍給小朋友看的電影,就是......第一集還會有些對兒時回憶的感觸,到了第二集在向你說教「別被單一種情緒主導著自己」,還是「人也不要只把自己限製單一個自我意識」等等,長大了就沒甚麼領悟......

說到底,上一集的新鮮感與動人劇情,能有效地遮掩緩和「劇情」這一大缺點(是的,缺點);而到了第二集,編劇們明知道必須要加強劇情的演釋,才能補充失去新鮮感後電影空缺(尤其是「乒乓」這招不能再用),於是只能加入新角色以編織更具層次的劇情和設計(例如灰心的阿樂與溫柔的阿燥就是一種「層次」的嘗試),只是這個嘗試算不上非常成功:Frozen 都有去進一步深化各角色的性格與長成,情緒五元老,甚至連長大了的韋莉,都看不到她有甚麼明顯的成長。

上集的問題沒有明顯改善,今集有趣的點子不是沒有,卻都只是旁枝末節,更像是大家都急於拋很多有趣的點子出來,卻沒有一個能讓人耳目一新的,或是擊中觀眾要害的一點,更沒有打動心人的真摯情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