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星期一

雜。

FINAL FANTASY V(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ビッグブリッヂの死闘(Electone)maru氏

那個年代的人拍片,出發點完全不同呢。

又,Niconico動畫早就沒落了。

極右派的政治人物將所有問題的根源指向他者族群(主要是伊斯蘭族群),也將所有問題的解方歸納到族群區別——他們主張外來移民搶了法國人的工作,安置難民的支出與對外國人士的補助排擠了法國人可享有的社會福利;他們說那些在城市的菁英份子只顧抽象清高的人權價值,完全不懂你們的悲慘生活;他們承認每個人心中都有的分別心,認為民族文化認同天經地義,不應該被政治正確的思潮壓抑;你不希望鎮上的法國麵包店被中東串烤店取代、不希望清真寺變得比天主教堂還要多,這些想法應該要能被勇敢地表達出來。

最後,他們再傳達一個訊息:

極右派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況且不試過怎麼知道呢?

滿地kebab的巴黎、到處咖喱的倫敦、麻辣燙的溫哥華。說不定過多幾年,Manchester會多了不少雞煲、茶樓。

不知道二十年後的歐洲,會是甚麼模樣呢。

無聊地想到,傳統認知上,「國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語言、地理區別出來的領土」,但明明實際上今天的「國家」是主權國家,相比人民、文化、語言,更多不過是「享有排他的、絕對的管理權,並能推出一個中央政府來代表它實行管理」,相同的民族文化云云,某程度上而言不過是自我感覺良好,「民族國家」就是個完全人造的後天加工的夢幻樂園(根本就是)

又說不定啊,今天又在歐洲捲土重來的極右思潮只是民族主義的迴光返照,「XX偉大民族復興」是力挽狂欄。在不久的將來,民族與國家只會越加脫勾,有如St. Patrick's Day在世界各地都有慶祝活動那樣,說不定未來某天,各大歐美國家在齋戒月、排燈節和農曆新年時都要放假。

這樣一來大家都可以脫離「你說XX語用XX字,就是XX人」之類的無聊論述。

國藉只是護照,社群主義大有可為呢。

《百年孤寂》中的關鍵角色,透娜拉和梅賈德斯,故事裡他們都是吉卜賽人,今天書面上一般都稱作羅姆人。

雖然藝術人設上,他們總會收神秘、有魅力之類的形象出現,例如《卡門》引起士官和鬥牛士打鬥的卡門。不過好幾年前就看到西班牙媽媽對吉卜賽人的感想

他們多在成年前後的年紀結婚,更多女孩才十五六就結婚,所以許多沒有完成基本義務教育。...... 

許多吉普賽父母甚至故意不讓孩子去上學,等著政府找上門,坐地喊價說沒錢,讓政府出錢給孩子上學。......

......他們給西人的綽號為Paya,源自西文單字Payaso,也就是小丑的意思,不用說,自然是貶抑用法。他們總覺得西班牙人比他們"笨"很多,幹嘛工作那麼辛苦/學習那麼努力?真是愚不可及。

至於他們的婚禮,看了一下確實幾好笑,有某國人的大氣範兒。

還有這篇羅姆人

羅姆人社群似乎需要負上一部份責任。因為這個社群頗內向,不喜歡跟其他社群接觸。而且,就算未必如一些政客所言,那些羅姆人營地全是走私、賣淫、販毒的溫床,至少,羅姆人不會給青年良好的教育,男的很年輕便要他們工作,女的很年輕便要她們下嫁。

但歐洲各國政府亦無意解決這個問題。西歐國家寧願把他們送回東歐國家,然後叫東歐國家好好處理,東歐國家亦沒誘因處理--因為羅姆人不愛投票,把他們描繪成威脅國家治安似乎較真正讓他們融入社會更能爭取選票。結果是互相推卸責任,然後叫歐盟以「泛歐」的宏觀角度處理。

所以看到透娜拉這角色時,其實心中有打到折扣xdd

英國保守黨的激情苦果:失控的好鬥派與撙節政策,大選未選先輸?

這篇很好看,沒有甚麼廢話,

保守黨於2010年取得政權,卡麥隆(David Cameron)甫上任就選擇大幅刪減預算以消弭赤字,初期衝擊仍不明顯,但執政10餘年後苦果開始大舉浮現。

表面上看來,開支刪減是2008年金融海嘯下的必然,但刪減的速度、幅度和方式在在都是政治選擇。依照權威智庫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分析,金融海嘯對英國的財政衝擊與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相仿,且三國在海嘯後採取的財政因應方案規模也近似;然而,法國和義大利的調整都有三分之二來自增稅,只有三分之一來自刪減公共預算,但英國政府卻選擇讓超過8成的調整都來自公共預算刪減。

有些事情是必然,但如何處理這種「必然」卻是一種「選擇」。


14年後的今日,這個「日後」已經到來。由於無力維護校舍,2023年開學前有上百間學校被評定為危險建築,必須緊急關閉;政黨輪替前原先僅有5%的急診病患需要等候4小時以上,但由於醫療量能限縮,這個數字在疫情之前已飆漲到20%,疫情後更超過40%,而等候診療的病患人數也從200多萬翻漲到700多萬,各地醫院更不時傳出因為淹水必須停止手術等消息;英格蘭現在還有超過1成的醫院病歷全面仰賴紙本,完全無法電子化,因為電腦設備太過老舊無法運作。獨立智庫Institute for Government評估,需維修而未維修的「待作工程」在醫院體系已超過102億英鎊(其中五分之一被評定為最高風險,可能造成「災難」),在學校也超過106億——當年想省錢,結果大傷公共服務的筋骨,現在還是得花錢補救。

醫療和教育還只有資本預算被砍,其他領域甚至得同時面對日常經費刪減。地方政府是另一大受害者:政府選擇把最大的「炸彈」丟向地方,在幾個年度撥款打了7折,讓地方政府自己「看著辦」。影響所及,各地道路坑坑洞洞無法修補,公車減班甚至停駛,圖書館、公園關閉,垃圾清掃頻率銳減,食安稽查也無力進行。同時,撙節也造成監獄人數過載,政府被迫提早釋放罪犯,法院積案量更達到歷史新高。此外,保守黨選擇確保高齡者(該黨主要票源)的退休年金年年上漲,卻不斷刪減弱勢家庭救助金,更直接導致三胎以上家庭的孩童貧窮率逐步上升,此刻已經逼近半數。

不知道香港的未來又是如何呢。

喜歡這個作者的行文,

例如這篇「英國「終結小船」之爭:獻媚討好的蘇納克,移民政策為何弄巧成拙?

英國首相蘇納克今年提出許多層面的移民政策,看起來似乎面面俱到,但不僅問題叢生,而且過度屈從於極端派意見的做法,並未讓他獲得更多的政治聲量。

英國普遍希望減少淨移入的移民人數,但民眾有能力分辨難民與技術移民,多數人也能體認到醫療照護產業缺工的事實,並不排斥這類移民。

看完這篇文章,就能看清辛偉誠的政治手腕如何。又很喜歡他的「如果台灣也是內閣制」,下方的留言繼續是垃圾堆。

8 個只保留了在日文內的正確中文字! (繁體中文字幕)

影片本身就是看看,意想不到這影片的留言區才是重災區。

分不清汉字的最终解释权在谁是吧

權力在甚麼地方、正確就在甚麼地方的意思對吧。

《切韻》成書於隋文帝開皇年間,「因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選精切,除削疏緩,蕭顏多所決定」,不見得書中記載的,就是長安方言呢。


「正确/错误,这个说法有些牵强,汉字的正统在中国,那当然是以中国的写法为准,包括新的写法。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变成小篆再变成方块字,总不能说甲骨文后面的都是错的吧?」

確實,文字本身某程度上來說似乎以「約定俗成」為最終定律(大家能看懂就是了),在文字的演變過程中會本來就會被整合、統一、符號化,是在演變過程中的自然發展,就此斷言對錯似乎太過。

文字本身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就各種文字來說,過份看重文字的表意成份意義不大,但文字學於漢字之中自有其意義。

影片開段說有好好講過:日文這幾個漢字有更好地保留造字原意,例如「直」保留了「目」、「查」保留了「且」等等,就針對漢字的表意功能而言是可以說「比較正確」。

但「汉字的正统在中国,那当然是以中国的写法为准」這實在不能苟同。

英語的正統就在英國嗎?


哗众取宠,作者你们读过经典古文吗

能用繁體字,就算看的古文不夠多,我相信領悟也會比較多的。


你講廣東話  注定你的流量不會很好  講普通話吧

這就沒意思了,那你為甚麼不用簡體字留言呢?

你用繁體字,支持你的人注定不會很多,用簡體字吧。


只是时代的改变,不一定是对还是错,英语也一只在变你会说就等于错吗?

這是舉例不當:英語並非如漢字般是語素文字(文字兼表意音的意思),而是表音文字,而眾所周知語音是會隨時代變化的,那用作記錄語音的英文文字自然也會產生變化。

 

仿佛看到了当代孔乙己在讨论茴字的X种写法。

阿Q在學人講笑話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