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上很喜歡這書,看的時候也有點......進度上的困難,不知道是自己太久沒看書所致,還是這書本來就不太適合我。
首先, 網上找到的故事簡介都很不靠譜,故事應該是說,主角悅子自從丈夫生病過世之中解放後,因緣際會成為了公公的情婦,但又迷戀上公公家中的園丁三郎,於是悅子就在這兩種找尋自己對於愛的渴望的解答,以求得出她的人生意義。
嗯,說實話,覺得這書有點像金閣寺的試作品,兩個故事都在講述那些,從失去中感受到存在、在毀滅之中理解被愛,缺失似的人的感受。
悅子心想:這些事都無關緊要。三郎不在僅僅三天,不管怎樣,對我來說,他的缺席所帶出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新的感情。猶如園藝師把精心栽培的漂亮桃子放在掌心上掂量時的愉悅那樣,我也把他的缺席放在掌心上掂量,以此為樂。若問這三天他不在,我是不 是會寂寞呢?絕對不會。對我來說,他的缺席彷彿是種充實而新鮮、有分量的東西。這就是喜悅。家中的每一角落,我都能發現他的缺席。諸如在庭院、工作室、廚房,以及他的寢室......
當中也有可能借了當時日本人因戰敗而產生的「愛的錯位」的奇異感受(或是錯位而出現這作品,或是因這作品而感受到自己的錯位),從而自我思考因著痛苦而來的喜歡。我喜歡「因失去而感受存在」這種想法(因為我也是),但女主角悅子從小說出場開始就展示了這樣的一面,又更為深入扭曲,於是即使加入了她和丈夫之間的瓜葛以為解釋,我還是難以進入悅子的心理狀態。
整部小說的解析,這豆瓣的解說就夠好看了。
。
故事還是滿佈著結構美。
與悅子關係匪淺的兩位男性,公公彌吉和園丁三郎,他們二人的對立也非常有趣:「一家之主/園丁」「衰老/年輕」「實際上有肉體關係/完全是精神上的幻愛」「枯槁/健美」等等,然後又跟悅子本人「女性/男性」「名門出身/農民和園丁」「對愛的渴望/更純粹地喜歡肉體的歡愉」etc. 形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關係。
而悅子從丈夫的夢魘之中,到與公公那種「不抗拒但毫無熱情的肉體關係」,再到送出一對襪子都在意之極的、對三郎的迷戀,
//只要不存在愛的話,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能輕鬆自如。//
— one (@_nosmoking_) July 17, 2022
那種疊加上去的情感,其實十分有趣。
一開始悅子自己也似乎沒發現自己對三郎的喜歡,到後來發現三郎與美代之間的苗頭,這種嫉意卻滋長了悅子對三郎的迷戀,而到「發現美代有了身孕」發展到最高峰;反過來,三郎和美代在大家面前若有似無的關係使悅子癡迷,但後來發現三郎不過「但求就手」而跟美代發生關係、甚至不在乎美代懷胎一事,才令悅子於這份愛上感到巨大的落差。
最後三郎對悅子產生了興趣,卻是把悅子於愛欲上的夢狠狠打破,她於是也只能狠狠打破三郎的頭殼。
。
愛的饑渴有它的精妙之處,例如悅子的自我精神對話,只是於結構與劇情的結合上,我還是覺得不及金閣寺。
同樣到故事的最後,悅子殺掉了三郎,一如溝口燒掉了金閣寺,但溝口的舉動幾乎用了一整本書作為鋪墊,相對之下(也可能是我看得粗糙)悅子殺掉三郎卻有點突兀。
又例如,溝口是以消滅現實「有機會腐朽」以達到永恆和極致美,是計劃之中的;悅子殺掉三郎就是「幻想中的愛帶來的痛苦即將實現」,很本能而忍不住的要把它破壞掉,是非計劃之中的,這樣一來反倒沒了「設計到極致」的美。
大概是,設計上的不相容吧。
。
不相容的,還有作者字裡行間對謙輔夫婦的描寫(以作嘲諷)。
其實這對夫妻非常有趣,
這段是悅子對他們評價。他們就是那種,自詡看透世事識盡一切,到頭來還是寄居於父親家中,幫著農務的不實務者。//無聊、不知廉恥的小小喜悅、嘲笑的喜悅、暗自輕蔑一笑的喜悅......世上竟有專為完成這種任務而誕生的人,上帝是多麼喜歡做這種徒勞的事啊。//#摘
— one (@_nosmoking_) July 17, 2022
這對知識分子夫妻確信,只要稍下功夫,總會使人生有所變化的。......他們夫婦擁有可以責備任何人的資格﹐結果卻陷入不得不寬恕任何人的不如意境地。不是嗎?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人世界沒有任何一件真正重要的事。
以他們自己的生活來說吧,只要稍微下點功夫就可以輕易地改變,但目前他們懶得下功夫。他們與悅子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可以輕易愛上自己的怠惰。(P. 125-126)
大概是當時三島非常不滿這些滿口學識的人,於是借作品把他們的一事無成都寫出來吧。
嗯,有趣的地方......他們把自己摘出這世道,然而也進入不了世道的矛盾(不過這種人似乎也不甚在乎),他們真有點像孔乙己,卻更虛無一點。那種虛無是,他們連悲劇主角都當不成,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悲哀,每日於自得其樂和發嘮叨之間流連忘返。
有點像自己X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