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星期日

破.地獄。

非常喜歡這poster。

好看是好看的。

香港新冠疫情造成百業蕭條,婚禮策劃師魏道生被迫改行成為一名喪禮經紀人。起初,道生因理念不合而屢與喃嘸師傅郭文產生磨擦及衝突。後來,隨着道生着手籌備五場逝者的喪事,眼見文哥對殯儀工作的一絲不苟,並親歷文哥與長子志斌及幼女文玥相處的點點滴滴,加上一曲南音《客途秋恨》,遂慢慢改變道生看待殯儀業及生命的態度。

好看是好看的......(忍不住說多次),值得入場支持,但覺得當中粗疏的地方也不少,只是暇不掩瑜,電影成功地把殯儀題材融入香港家庭中常見的兩代矛盾之中(或延伸至社會中常見的新舊衝突),於這類生死問題方面,《破·地獄》的處理就比《人生大事》好太多。

不過只能說是「把殯儀題材融入劇情」,卻不見得是把「殯儀」素材用得很透徹:雖然一些劇中的黑色幽默是殯儀獨有,但某程度上而言,換個職業也是大致差不多套路。

陈茂贤以为自己懂点月经知识,让女性角色有力气(消防员背病人)、会利用性工具(会和已婚男偷情)、有爱心(帮助糖水店阿婆),让女同性恋“被允许”在灵堂生死告别,就是尊重女性,就是“文明”“进步”了吗?所以影片最后,这一点点的“进步”,就能让中国传统父权制的专制,和现代文明代表的平等自由,达成世界大和解。 

...... 

本来以为这部电影能够好好地讲殡葬行业,深度透视这个传统历史沉珂汇聚的古老行业,高度垄断的、价格高度不透明的行业(我喜歡這句),让“只知生、不知死”的中国人,能够好好理解死亡、认识死亡,体面的告别死亡。 

结果讲着讲着割裂了(太可惜了!)。回归传统父权恶臭家庭的冲突叙事,视角的腐朽过时,和那段拖着长长腔调唱“难再见”的戏文一样又臭又长。 

真的,這也是為甚麼,我覺得「殯儀」素材只是電影的一個職業,換個也差不多。

不單是立意有問題,劇情設計都有很多不夠好的地方。

例如說到傳統與新一代的矛盾與衝突,是的,故事有提及到一些來自「祖師爺」的教誨,也有點刻意地、過於斷章取義與片面地提出這個傳統存在的理由,並放大它的不合理和不論道理,讓觀眾都會有種不可理喻的感覺。首先利申我絕對是個左膠,而且覺得那些喃嘸師傅的堅持不過是維護自身利益,但 是,理據過於單薄的條文與傳統是難以維繫的,電影不能為了突顯自己要表達的message,就把喃嘸傳統講得如此無理取鬧。

可惜的是,即使把「傳統」的存在理據弱化,劇本卻也無力為「生人也要被破地獄」這點好好發揮。例如甄小姐case好了,一開始道生是為了「budget唔係問題」而決定接生意,但他其實也只是settle了甄小姐當下的情緒與心願,實在算不上是很好地解決了事情,只是一種嗎啡式釋懷;事後文哥也有提出,不安排完整下葬是害了往生者的來世福祉。

這就涉及到「為何要為往生者破地獄」的問題了,

相傳源於民間傳說的目連救母故事,目連羅漢因見亡母在地獄受苦,遂求助於釋迦佛,得到佛的幫助而進入地獄,以禪杖打破地獄門,救出地獄中母親的亡魂。

據道教研究權威、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及文化研究系黎志添教授指出,......不論是道教,還是佛教,喪禮做法事儀式都是用來超度亡魂,免除亡魂的罪責,不用在陰間受苦,並藉法事儀式的功德離開陰間,甚至早登仙界。在道教的「承負」觀中,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前人積善,後人享福。一場法事的功德,既是拯救剛離世的亡者,也是清除祖先的罪孽,以免他們的餘殃留及子孫。

便是說,儀式上為死者的亡魂安然渡過地府十殿,就是讓他們可以早點離開地府,早點投胎轉生,也蘊含了「死亡的靈魂已離開,家屬要學會close file」的意義在內。

這樣一來,那喃嘸師傅似乎又跟道生負責超渡生人的角色重疊,於是電影並沒有說清楚當我們在破地獄時,到底是在破些甚麼。

這些就是劇本不夠嚴謹的地方,更別說甚麼文化傳承,將「破地獄儀式」變成了心理雞湯。

「活人也需要破地獄」這句說話本身不錯,但電影卻沒能好好發揮。

說是有生死哲學的探討,稍為覺得有點太抬舉這電影了,最多就是點出一句「死人要破地獄,生人也要破地獄」,關於生死的思考,整套電影都不如Coco 兩句:為何我們要紀念去世的先人,正是讓他們得以永遠活在我們記憶之中,不至於徹底地死去。

死亡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另一方面,電影中眾角色的刻畫都有點莫名奇妙。

道生幾乎無性格可言,他幾乎只是個劇情推進器,連一開始明叔也只說他「很缺錢」,但他是個育麼性格的人?最大作用是教會了Hello文「活人也要破地獄」,如我們觀眾那般看著部氏一家(或是球場上的Rashford﹐都是最近的觀眾,一直在旁邊看著;一開始覺得很簡單的工作、卻因為甄小姐case就轉性了;突然就說自己很怕有小朋友、會膽心他的未來,然後又極速釋懷,完全是0意義。

郭文玥、郭志斌也說不上有甚麼很深入的刻畫。郭志斌說走就走,老爸中風了也可以不管;郭文玥不甘多年,卻看到爸爸死後一封信、體驗了一把破地獄,就又可以釋懷了(明明之前當救護、看那麼多死人都不習慣,以為她是個不容易妥協的人啦,結果又不是);不明意義的炮友關係(而且事後不洗澡令我非常在意),完全是為了最後被正妻打一巴掌、讓爸爸心痛(但不說出口,要死後在信裡面寫)而設計的。

更不用說Hello文 文哥了,「思想保守,遵從古訓,性格火爆」都有,雖然相對上述幾位較好,但就僅此而已,最後在信裡面聲稱自己很愛女兒,但電影由頭到尾都沒有這樣演出過,只聽到幾好次「女人污穢!女人污穢!」,說自己不知道這句說話傷害到女兒,是智力有問題?

其餘人身就算了,可以不提。

演技

說到演技,還真的不得不吐槽:到底是誰覺得找來兩個以棟篤笑見稱的男藝人來當男角是個好主意的?

黃子華的演技一如既往地令人出戲,問題是許冠文那份收不起來的笑匠演出,實在是很破壞他的角色演出:說是個嚴格的老行尊,但對會對別人談笑風生(還會搞gag),對自己兒女卻語氣輕點都不行,令人覺得奇奇怪怪的。

配角反而都演得不錯,雖然不知道金燕玲有甚麼用,但也很喜歡她的演出,幾句說演活了那種不願意給別人麻煩、說自己甚麼問題都無的老人家;秦沛出少機會不多,但這才是爐火純青的真粹:相比那一大堆金句式對白,都不如明叔一句「都係啲手板眼見功夫嚟啫~」,把那種老江湖+自傲+看輕下一代等等等等濃縮為一。

梁雍婷短短幾分鐘都能讓人有深刻印象。

鍾雪瑩自然是要比like✓✓✓✓

總括而言,就是導演似乎沒有控制/指導各演員(尤其是兩位男主角)的演技發揮。

配角、小角色基本上都恰如其分,因為他們的定位與目的非常清晰;一旦去到黃子華、許冠文這兩位,黃子華與許冠文破冰那場戲理應是他最要有感情的一場、卻演得甚無感覺(這我覺得相當不能接受),去到其他更無角色性格表現的場次,自然就更徹底地無性格化。

至於許冠文的角色,不知道出於甚麼原因,明明角色有性格設定、卻有種不連戲的感覺。對照鍾雪瑩又有點太過生鬼,大概是導演的重點放了在其他地方,而不著力於處理演員的表演......

好看還是好看的(第三次),我一直看一直哭,但情緒過後,回想起來,電影值得這票房,卻不值得這讚賞,更別說甚麼神來之筆、甚麼年度華語最佳作品。

還真不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