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對於一些歷史人物作出一些感性的猜想,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比如說這幾天看到金庸先生對於康熙時代的密奏,其中一段有著以下看法:
......
康熙朱批:「凡爾所奏,不過密折奏聞之事,比不得地方官。今將爾家人一併寬免了罷。外人聽見,亦不甚好。」
值得注意的,還不在康熙的寬大,而是他的基本心態:皇帝認為派人暗訪密奏,是一件不光采、不名譽的事;不是堂堂正正的辦事,就非光明正大的作風,無論如何不能讓旁人知道。康熙批復密折,從來不假別人之手,一度右手有病,不能書寫,勉強用左手批復。但在政治黑暗的時代,統治者派遣探子私訪密奏,卻眾所公認是理所當然。這種對「特務工作」的價值觀念,是政治清明或腐敗的一種明顯分野。對於古代社會而言,資訊的掌握就有如現代對資源的掌握,所以就是大權在握絕不為過。然而「對『特務工作』的價值觀念,是政治清明或腐敗的一種明顯分野」這點我個人覺得關係不大,政治清明與否,以我所知的中國歷史,似乎更大程度是在於當時的政治制度上。
政府不是由統治者一人帶領的,再了不起的統治者,都需要一跑腿和手下,更不用說中國其實是個中央集權的政治系統。所以這樣一來,一個政府的政治制度,對所謂的「政治清明與否」更有影響力。當然,我沒有任何證據,只是個人憶測而已。
再說,康熙確實是一個人很好的皇帝,然而當時的政治真的清明嗎?
只是「不是堂堂正正的辦事,就非光明正大的作風,無論如何不能讓旁人知道」這點,可從中略窺康熙本人的性格,也滿有趣的。我個人對「歷史心理學」非常有興趣就是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