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9日星期日

文字。

文字應該有價,尤其是當你在Facebook看到不少作者,現在總會在文章底部留一句「請支持創作﹐加入我的Patreon 」etc,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這個趨勢:人們都開始接受網上看好東西需要付出一點代價。

文字該當何價,是個需要深思的問題。不同的作者其Patreon價有高低,也有相同待遇、卻可以有不同價錢的「豐儉由人」式(讓我想起了去年試當真的市場實驗......ok也可以說是錢大媽式的市場實驗),而更多的,是打著類似「實現全職寫作,需要大家支持」等等旗號。

知識被貼上價碼,聽起來很俗不可耐,只是有些事情我們無法脫離,也或多或少成為了一種衡量的方式、量化的方式,有如貨幣那樣。知識應該有一個價碼,而不僅限於一個價碼。又,一位才學驚人的天才,要被人發現才能被稱作天才。(是嗎?)

想起某句翻譯自日本Twitter,大意是一對母子去吃麵,吃完之後媽媽要求兒子對麵店老闆說謝謝。兒子不明白地:「我們都付錢了,為甚麼還要說謝謝?」媽媽解釋說:「付的錢是麵條的價格,道謝是對老闆用心製作的謝意。」

交易費用是交易費用,那份感謝便是錢買不到的了。

雖然是個不學無術的嘍囉,但在付了幾次錢之後也發現,有些作者很值得課金,有些卻不:當作者被徹底地捲入商業創作模式時,會發現作者只能繼續寫讀者想看到的文章。

例如我就很不滿某J-pop作者,他的Patreon總是滿滿的90年代日本音樂排行榜名單。

(一直很想跟他(和那些喜歡排行榜的人)說:你們放手吧。先不說今天音樂世界變得如何,CD銷售量再也代表不了甚麼,再沉溺於過往的輝煌有意思嗎?音樂才華之外,我最敬佩宇多田光的,是她(以我所知)甚少刻意集中在自己的First Love的光環,而是不斷向前走,探索更多創作的可能性,或是來個串流演唱會。)

他的其他文章不是完全沒有看點,卻總是欠缺了一種深度似的,非常不耐看。

又曾經訂閱過另一作者,從前一直有看她其他專欄,都覺得很好看;她完全自主的Patreon卻總是沒甚麼看點。好比好青年荼毒室,五夜講場時每集的主題都把握得很好,不論是題目的深淺程度、範圍寬窄、圍繞的相關討論等等;可是他們自己走出來拍YouTube時,就會發現他們整個散架了的感覺。

嗯,大概這就是電台監制的價值所在。

很久之前在Twitter上看到這推,

牛哥講經

稍為聽過幾集,首先是覺得他咬字有點怪,但整體而言還滿好聽(不論內容還是其他),就是覺得德尼思化的文章再好點。

Twitter荀子說這種「漁翁撒網式嘅哲普」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原因之一大概是,能對任意一位中國思想家的理論去到「精」這個地步,當真是談何容易?後人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膊之上,也就有爬上肩膊這個苦勞的義務和覺悟。想理解孔子,不是手拿一本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就能做到。

知識普及絕對是好事(不要像乾隆帝那樣,因為自己覺得子民不需要知道,就把《大義覺迷錄》給禁了),我想今天也算是與戰國時期很類近的、思想最為百花齊放的時期。但同時,知識會不會通貨膨脹呢?這樣普及知識(先假設他所提供的都是真材實料),又會否出現做爛市的問題?再者再者,在聽Podcast和聽教授講課之間的那份差異,又有多少人心裡有數?

一如學習和應用之間有一段距離,資訊和知識之間也有不少距離,例如我就很喜歡這圖片

我想,在香港創作難以維生的原因之一,並非香港是甚麼文化沙漠。自問自己不太熟文藝圈,只是偶爾覺得,不少劇場總是座無虛席,電影中心一些有名氣點的電影一票難求,甚麼音樂會之類的票你不用搶的根本買不到。

只要有機會,香港人還是很支持這些文藝活動的。

問題概括而言可說是供求問題,當中包含香港生活成本太高,和供應者太多。

越看得多,越覺得自己無知。

但有時被一些人覺得「你真的懂嗎?」,還是有點氣XD 

我想,我總比你好一些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