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時代的話題,就立刻覺得
1.
關於董卓的部分,大抵說得不錯。再說,最後董卓,是因為呂布被人策反才被殺死的。
2.
所以袁紹的悲劇就是一個痴迷於存量,而畏俱增量的悲劇。
某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事後孔明XD
亂世這回事,瞬息萬變,袁紹那種位置有這等考量完全是情理之中,曹操當時能取下烏巢,也是剛好而已:
郭圖固請攻操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操營,不能下。紹騎至烏巢,操左右或言:「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操怒曰:「賊在背後,乃白!」士卒皆殊死戰,遂大破之,斬瓊等,盡燔其糧谷,殺士卒千餘人,皆取其鼻,牛馬割脣舌,以示紹軍,紹軍將士皆恟懼。
瓊宿烏巢,去紹軍四十里。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將步騎五千候夜潛往攻瓊。紹遣騎救之,敗走。破瓊等,悉斬之。
袁紹不是沒有派兵去救烏巢,而且是派輕騎以最快速度去救了,只是救不了。
3.
...啥叫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呢?就是在過去的好處裡面,你沉迷糾纏,而在未來的利益面前你躊躇不前;那啥叫色厲而膽薄,好謀而無斷呢?就是在過去的靜態結構的麻煩裡面,你籌劃個不停,但是你絕對沒有膽量去承擔下一個挑戰。
那麼易做到,那人人都是曹操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