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星期日

《方詩銘論三國人物》

最近在練習,盡量每天都打一篇長點的文章,而不是殘字缺句似的三兩段裝模作樣的句子,然後當自己寫了東西。好吧,其實自己沒有這樣當做過,姑且還知道,自己只是隨手兩句摘錄。

可是………我又想不到說些甚麼。

嗯,說說書吧。

最近在熱看的書,除了《明朝的那些事兒》和《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兩者互相對照)外,就是方詩銘的《方詩銘論三國人物》。

之前看過仇鹿鳴的《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這本書說是「站在陳寅恪先生相關論述的延長線上加以發展、修正」,不過重點都在於司馬家族內部,因為主要是在論述司馬家族在當時這個以家族網路為主的時代如何自處,到最後成功嬗代曹魏的過程。當中提及的事件已經是三國時代的後半,對於東漢末年至三國前期,我之前一直都沒怎麼看過相關書籍,梁冀、何進、董卓我都知道,可是對於曹操和袁紹之間的愛恨交纏相愛相殺(...)卻認識不多。

而這本《方詩銘論三國人物》,就正好把我最不熟悉的地方一一補完。


又是最怕改壞名系列,起初看到書本的名稱,以為又是易中天之流的茶餘飯後看兩頁就夠的通俗故事書,但實際上這書是以忠於史料為前題的著作,而絕不涉及後世《三國演義》的二次創作成份。

在這前提之外,作者還能突破陳壽著書時的主觀框架,例如陳壽會為曹操誇大了點官渡之戰的成功,及淡然處理赤壁之戰的失敗,作者卻能一一點列出來。

另外,書裡面還提及一個很有趣的階層:俠。以武犯禁甚麼的......

仇鹿鳴所討論的,是士人家族的網路;方詩銘在說到曹操和袁紹篇,就提及奔走之友的網絡。

曹操「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袁紹「又好遊俠,與張孟卓、何伯求、吳子卿、許子遠、伍德瑜等皆為奔走之友」,當初曹袁二人的緣份,就是建立在大家同樣是游俠的共同志趣上。

在一個政治昏暗的時代,有不少讀聖賢書長大、憂國憂民有志向的年青高幹子弟,他們聯同不少「走江湖」的俠義之士,不時濟一下貧,或是把酒討論如何拯救天下黎民。可惜到了動真格的時候,到了面對利益的時候,大家的自私、真性情,就全部都走了出來。我想,曹操對於袁紹的感覺是很複雜的(特別是他這種奸臣皮文人心的彆扭的傢伙所以曹操已被定性為彆扭受),年少時相交,長大後卻不得不兵戎相見,拚個你死我活。

噢,跑題了。

雖然《方詩銘論三國人物》沒有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裡面那樣,開口階級鬥爭閉口封建主義的黨八股,但始終這已屬於學術性著作,作品之中難免有大量的引經據典成份而不額外作解釋,加上這書是仿照《三國志》式的人物散論,而非以時間作為書本推進的軸心,所以對於不熟悉、清楚東漢末年至三國時代的看官們,難免會感到混亂。就好比看《三國志》的同時配合《資治通鑑》那樣,就會少點混亂了。

結論是這本書並不能作為入門讀物。

最後,我個人覺得很sad的是,我本來是在網上看的,因為太喜歡所以在淘寶買了實體本,可是買了以後發現內容比我在微盤上找到的少很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