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星期六

Cold War。


好電影。



好電影是好電影,可也沒到令人讚不絕口的地步,主要是,這電影不是那種很煽情、大悲大喜的故事,而是有點淡淡然的,有點餘韻那樣散場就好。

好的立體的電影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都有些可以拿出來討論的地方。

首先是故事吧。電影的最主線自然是男女主角二人的愛情。他們的故事從1949年開始到1959年(之類的),之間一直離離合合。他們彼此都知道對方會是自己一生中最愛。第一次二人的分離,是因著太多限制的話,那第二次的相遇,故事特別把他們都放回一個自由的國度,讓二人直面關係之中愛情和生活本身所帶來的困局。於是,難以適應在巴黎生活的Zula又回去波蘭了。故事其實都說得很白,這段愛情就不用說太多了。最後二人的結局,我個人自然不會覺得是悲劇了。是說,當時因為波蘭明面上是蘇聯的支持者,作為一個唯物主義的國度,那些教堂才會被摧毀,而他們在教堂前的宣誓,就更顯得出他們這份愛情的遺世和美麗。

音樂方面,歌好聽是「不需要討論項目」,甚至唱著「我媽不讓我喜歡那男生」看著Wiktor被捉走這幕,更是刻意到我有點想反白眼。想說的是民歌這東西。

電影一開始,我們都看到Wiktor在釆風,就是,搜集民歌。那些真的是歌嗎?不過是有些人,手上有可以稱之為樂器的東西,不分旋律把它弄響就行,然後自己有自己唱的。後來都得要有專人把他們加以編制,才成了之後很有名的甚麼民曲歌劇團。先不管他們歌頌史太林那裡,我們可以想像的是,現在不少文青嚮而往之的民族風,大多都是在政府背後的推動之下才產生的文化吧。更往遠一點說,這些應該是二次大戰之後,「主權國家」這個概念出現,政府才有了編制、制度化、國有化的念頭(或是收歸國有)。那些甚麼民族服裝也是同樣道理,根original的大不相同。很簡單的例子,現代的旗袍根清代的已經很不一樣了,更不用說甚麼明代啊宋代啊漢服啊等等。

導演在這電影中,更有一個暗主題就是身份認同。於是嘛,我個人留意到的是,男主角Wiktor在法國大概也有點導演自己的投射在內,就連音樂都特別找個波蘭人來負責。很簡單,對於現在的波蘭人來說自是沒甚麼問題,可是我想,對於導演自己來說,不能回去的故鄉大概是他心中的藍花,一直這樣追求著,成為了他作品之中一個既有的投射,所以Wiktor就算到了巴黎,唱的演奏的﹐都是他在波蘭時的民歌(當然大概還有那麼一點,忘不了過去光輝的感覺)。又,有一幕,就是Wiktor想要回去波蘭時,被對方質問「你真的有愛我們的國家嗎?」Wiktor當然說愛了,「你背叛了波蘭,讓很多愛你的人對你失望」(之類的)。這時的我們,特別是某些香港人吧,自然會知道,我愛國可是不愛黨啊,我愛我的故鄉,卻很難去愛一定要歌頌史太林的故鄉。

看得出來,電影的導演在製作上非常的用心,那種用心的程度,那種太過美的畫面分鏡和構圖,就是在告訴別人:「老子我就是想要耍這個」。好吧,本來好電影就是一種,導演已經把所有事物都在鏡頭裡安排好,然後等我們這些一個又一個的觀眾把它拆解出來,為的就是頌讚那電影的精工和巧思。據說這電影還特別出了一個小冊子之類的,好好地解釋了電影的所有資料。

作為一個看客我自是沒甚麼不同意的啦,畢竟我就是準備好看好東西。當中我最為驚艷的,是男主角第一次演出成功後的慶功宴,他和他的搭檔站在一旁;導演利用了黑白片的特性,讓二人站在大鏡前,卻看似站在人群之中。還有電影一開始的冰天雪地、電影最後的一片草原。大量的留白把電影的味道提升了不少,更讓我們可以截個圖來當wallpaper。

總而然之嘛,這電影算是一種,文藝電影的入門作,卻其實也沒那麼文藝。滿好看就是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