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都錯,但好幾個地方實在令人看得很不爽。
1. 香港引爆了,但火藥不夠這種衝突屬於意識形態,是累積幾十年的結果,聽過不少的說法,其共通點都是,當時的外省籍權貴行徑,與外省下層老兵、一般台灣人普遍感受被欺壓有關。簡單說就是,上層作威作福久了,階級對立早就很嚴重,要不是白色恐怖跟戒嚴,早就上街頭去打了,社會的壓力本就很大,美麗島事件算是一個正式給予民眾動力的契機。
而這些在香港是沒有的,97前能離開的都離開,留下的心態本就是一個被殖民的順民心態。
激起香港人民族意識的,一樣是宗主國的作為,中國從十多年前開始,介入香港的生活,特權橫行無視法治,激起了香港年輕人廣大的反感。但時間不夠,累積的壓力不大,至少沒有擴及所有階級,這是第一個失敗的點,火藥桶的火藥不夠多。(編注)
這屬於歷史問題。臺灣走到今天,是從二二八事件就開始的抗爭,而且當中的白色恐佈統治對臺灣影響了多少年,還有美麗島事件,實在沒甚麼能缺的事情。
相對之下,香港人對於中國的不滿,說實在點其實是由1997年開始的。說「97前能離開的都離開,留下的心態本就是一個被殖民的順民心態」是對留下來的香港人不公平,也不準確的描述。
雖然今天很多香港的年輕人很急切地想劃清香港跟中國的界線,但就某程度上而言,我們香港的發展也實在是跟中國密不可分,這是不想承認,卻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不算清朝之前的香港,單是香港自被英國接管後,多次大量的人口增長,都來自於中國本土的倒霉(很多次的戰爭),也就是說,本來今天香港的人口之中,絕大部份的的上一代就已經是來自中國的移民,跟臺灣「外省人」的那個人口比例根本不可同日而喻。
所以在1989年前,不少香港人對於「回歸中國」這事,是非常熱切期待的。如果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臺灣人有點期待來接管他們的國民黨(縱使不少臺灣人(特別是來自南部的)都深受日本人的統治影響,但作為殖民地,還是有人會期待中國人的來臨吧?);那香港人則是熱烈期待、渴望自己回歸祖國的一天。
為甚麼是1989年前?因為1989年在中國發生了一件對香港人來說影響深遠的社會事件。亦因為這事件,才出現了97年前的香港移民潮,他們離開香港是出於害怕中國共產黨的鐵血統治。
留下來的不代表他們就是順民心態,很多人只是因為走不了:移民不用錢嗎?(翻白眼
不過「時間不夠,累積的壓力不大,至少沒有擴及所有階級,這是第一個失敗的點,火藥桶的火藥不夠多。」這句話是對的。
2. 過於缺乏組織訓練
這在去年香港街頭抗爭中就可以看到,港警從較為和平的對峙,直到開始激烈對抗民眾,在大街小巷追捕學生。在大街上的正面隊伍對抗,有學生陷入警察的陣型中要被拉走,鮮有人上前救回;於小巷中的警察小隊切割打散的學生,予以圍捕之際也沒看到有居民協助。
香港做不到,因為看不出有何組織度,香港比較像是一堆學生社團,台灣則是基於村里等民族意識形成的保守團體。(編按:可以參考的是,去年近年底港警鎮壓各大學,大學中的抗爭者能比較有組織性的行動,但街頭的抗爭就更缺乏組織度)但實際上呢?還真虧台灣全民義務役的效果,絕大部分都有受過基本軍事訓練,至少在服從命令上面是沒問題的。只要他們所屬的鄉里組織揪團去示威、組隊上街頭,很快就能組成臨時的戰術編組。而這些人除非住同村庄,不然根本就不認識,所以警總抓到幾個,怎麼問都問不出有關連性,更加深他們認為這是有超大共匪組織協同的疑心。
(中略)
香港呢?數名港警在大街上圍著幾個學生打,周邊的阿伯阿姨視若無睹,頂多出聲抗議,數百名民眾旁觀。到了後期,解放軍已經正式換裝警服,公然抓女學生要回去褻玩,周邊身強力壯男子無一上前,只拚命打卡求世界救助。
就這些參與過街頭的台灣人來說,根本就是不可思議的場面,受難被打的都是同鄉、同胞、同志,怎麼會站在一旁納涼?
對,香港沒有「全民義務役」,自然就沒有接受過基本軍事訓練,所有事情都是學生們自發行動,自學去跟有接受過軍事訓練的人去對抗的。甚麼組織訓練、村里民族意識、戰術編組,香港通通都沒有。你滿意了吧?
不過另一方面,我認為在今天這個監聽技術滿天飛的年代,香港的抗爭運動還能這樣斷斷續續的進行了一年有多,就是出於他們沒有組織可言:要是真有組織,在香港這個高人口密度的城市,我想不到一個星期一整個組織就被揪出來了吧。我們所有人都是非常零碎的自發行動,不知道有甚麼人付過的錢,不知道甚麼人放過來的水,甚至在地鐵裡面很多放在票站上的免費車票,都是由很多路過的人自發放在售票機上,然後又另有一個自發人士自願看著這些車票。
當然,隨著雙方的行動升級,這些自發性質的活動追不上行動的嚴重性,香港的抗爭行動就開始被明確地分為勇武派和「不要隨便上前線」的非勇武派。
至於,為甚麼「數名港警在大街上圍著幾個學生打,周邊的阿伯阿姨視若無睹,頂多出聲抗議」?這就涉及到是次抗爭的第二個問題:世代對立。
一如前述,由於中國在接管香港後,沒有派一個陳儀來管理香港,所以對於在1997年已經忙於糊口的成年人來說,中國接手了香港之後,「並沒有做得很差啊?」。從數字上來看,香港的經濟很好,也靠著中國香港成功渡過了幾次經濟危機(然後事實上沒有,不過不少中國人以至年紀大點的香港人,都會有這種幻覺),於是他們就會開始覺得香港的青少年,甚麼都不滿甚麼都爭取,是因為不知足。
對,聽起來就跟聽到這位吳宗憲說的那麼令人火大。
所以,香港還是有很多人支持警察,甚至支持警察的人,比支持林鄭政府的人更多一點﹐因為香港的警察在很多人眼中,是努力用汗水維護著香港和平的執法者,也就是為甚麼有那麼多藝人會出現在支持警察的集會之中。說不定你看到的出聲抗議,是在罵年青人喔(笑)。
3. 「港警」已不是「香港人」很抱歉,這些前輩就說過,有槍一樣照打不誤。很可能是訓練問題,因為台灣街頭運動的年代,警方基本上受命不能開槍,但在鏡頭之外的各種小衝突,是有警察掏槍過,警察自己落單後也會怕,一緊張就拔槍威嚇。那群眾怎麼處理的?手持棍棒的快速接近,一棒就把槍枝打落,或是看他有拔槍動作,就一團人衝上去抓手壓制。
現在近身格鬥的影片多了,大家可能比較有概念,在近距離手槍不如小刀好用,所以拔槍到能夠射擊威嚇還要好幾秒。據前輩們所說,還沒拔出來就被打趴了啦,再說十幾個人圍一個,敢開槍殺一個,馬上就被其他人打死,警察哪敢真開?再說,好像也沒有記憶,是真的像電視港警開槍打人那種樣子,換做台灣街頭運動,若有警察在鏡頭外的小巷這樣做,絕對不可能大搖大擺離開。
香港呢?從去年中第一則解放軍喬扮港警的新聞,還有在街頭猛力攻擊學生,在小巷中擄走女學生,就該知道狀況不對了。此時唯一的路,就是把狀況驟然升級,圍毆甚至就殺了一個解放軍,拖到國際媒體前,在解放軍還沒掌控香港前,讓國際壓力就進入。
嘩嘩嘩,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香港人之所以一直默認著勇武派的破壞行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勇武派尚算站在抗爭的道德高地,他們一直都以高牆前的雞蛋自居,這是我個人認為,勇武派他們的最大站立點。香港也有發生過啊,很多「私了」事件、燒人、刀割警察、襲擊議員(不過反中的議員被襲擊就沒甚麼事(笑)),這所有事件都被親中人士作為攻擊武器,以及催促成立國安法的動力。而且相比臺灣還會幫本地人的「地方勢力」,香港的「地方勢力」可都是親中又愛國的,這就是2019年7月21日元朗發生的事,那些穿白衣的都是元朗當地鄉里。
香港的抗爭者靠的真是只有自己。
所以為甚麼香港有兩三個學生被警察開槍射中了,勇武派還沒有人真的去開始射殺警察。而且我認為,把「殺一個解放軍......讓國際壓力進入」這種道德壓力,加諸於學生身上,是非常自私的行為。我們不能把「殺人」這種不論是道德上還是法律上都有嚴重過失的行為,要求別人來完成。
4. 台灣人意識,是台灣成功的關鍵
這最後就沒甚麼好討論的。
最後我個人的結語是,香港近年的發展,跟臺灣剛好相反:臺灣是越來越多臺灣本土人,香港卻因著各種政策,反倒是越來越少對香港本土有文化認同的人了。
我認同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香港人經驗尚淺,相比臺灣人多年來用血肉追求而來的民主,香港人大概還在玩泥巴還在嫌髒的位置上,我也敬重所有在民主的過程中付出過的臺灣先賢。然而這卻不等同香港的抗爭就應該被臺灣人如此輕慢,為甚麼香港抗爭的只有學生?為甚麼香港
如果就二二八是直到今天還在的一道社會的裂口,那香港的世代、政見對立,卻不見得就比臺灣的不嚴重,我個人更是灰心地認為,如果黎明前的夜晚是最黑暗的,那今天的香港不過是黃昏的開始,而我等就會是香港沉淪的見證人。
我很討厭中國人,也很厭惡華人很多很多的陋習,但說不定華人還是有擁抱自由的資格,而臺灣就是見證華人有沒有這種資格的最好證明地。
共勉之。
之前看了那篇文章,確實不太好受,定義失敗成功倒是隨便,比起現實太微不足道了。但是,文中有些對比著實不公平,或是本來就沒有比較的意義。所以這篇反駁讓心裡平衡了一點XD
回覆刪除另外就是平日我們分紅黃藍,分建制泛民本土熱狗,分廢青廢中廢老圍村佬,原來在外人眼中,我們都是香港人而已。那麼我看待别國形勢時,也要小心這個盲點,這大概是那篇文章帶給我的最大發現。
整篇來說,其實我覺得除了作者說的第一點「火藥不夠」外,其他點評都是錯誤的,而他的錯誤源自很多理由,其中一個我認為是,這個人活在同溫層之中XD,他看到了很多「香港人都在抗爭」的影片,卻沒有細心去留意,出來抗爭的都以年輕人為主,而且香港還有不少支持中國的香港人。有些事件其實多看一點wiki都能夠知道,所以他是只留意著facebook、對香港的歷史和背景認識不足的錯判,就PTT鄉民水準罷了。
刪除另外我很不爽的是他一副「抗爭老前輩」的嘴臉。說得不客氣一點,他不過是就是那些享用著臺灣前人的抗爭成果的乘涼人,是那種很典形的只能拿「我們臺灣就是有民主可以選總統你們沒有」這等程度的話來說事的人,而這篇文章,他不過是用他看到的結果去「印證」自己的評述為正確,然後剛好有幾個point說對了。
看待別國形勢確實也要小心點,比如說就算是同一個黨,他們也很有可能是黨中的某個派系,並不是同黨就完全是同路人,簡單的例子就是蔡英文之於民進黨、韓國瑜之於國民黨。
再比如,很多時候看新聞真的要先了解一下那個新聞的立場,新唐人、大紀元、人民日報這些就不多說。外國新聞,比如說我看到美國很多批評Trump的新聞的時候,其實都會想一想,因為在美國9成以上的傳媒界都很討厭他XDD,於是自然而然的他們會毫不客氣大書特書Trump的壞新聞,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只看看就算,根本新聞報出來的事情跟實際情況很有差距。
感嘆一下寫政治評論真的很難orz比如你說這篇點評看上去資料很多但還是鄉民水準,其實從一開始立場錯判,對著錯誤答案解說也沒意思。
回覆刪除「抗爭老前輩」這種不知道算不算華人陋習,在網上也看到不少「看到外面那麼亂,真慶幸自己是台灣人」之類的觀點,跟微博的發言也不是相差很遠。不過這類人確實在哪個地方都會有啊。
新聞立場的話,本地的一般都能避開,不過對國外傳媒不熟悉,確實要查一查比較好,或是看完就算,內容農場真是防不勝防……
說不定我也是「一開始立場錯判鄉民水準」啊XD,我必須承認我是本著不忿氣的心去打出這篇反駁感想的。
刪除就算是本地政治評論,都有不少人說錯了,更何況是外地?就某方面而言,我(們)之所以常常覺得五毛可笑,不了解香港發生過甚麼事就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其實也源於他們對香港不熟悉啊~人人都有一顆所謂的「評論之心」﹐不過他們因為不得議論中國而只好把矛頭放在香港,然後水平又過於參差而已。
「看到外面那麼XXX,真慶幸自己是XX人」人這句其實是萬用句式啦,我意思是,很多臺灣人覺得投票是最大權利時,他們根本沒想過「投票本身是為了甚麼」這個問題,於是就拿著投票權到處耀武揚威。就好比,一個不通世事的小朋友到處去說自己很有錢,卻不能真正理解「為甚麼有錢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那他的同學可以用隨便用一句「我家也有很多栗子,有錢有甚麼了不起的」去反駁他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