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令自己在疲累中爬起床的原因,依舊一如既往。反而因為意料中事,對於已習以為常的自己感到很可笑。
改變總是令人神傷。變幻原是永恆,見證著又是另一番感受。特別是在有對比的情況下。
唉。
3月26日。8年前的我,正在默默的祝YUI生日。
當年她好像是16歲左右出道,如今她都28歲了。從前我要省下午飯錢來買的CD,現在放了在一角陪著塵埃。當時那種期盼和得償所願的喜悅,還有之後她終於成名的安慰和感動,現在又剩下多少?
時間過得太快。
很久都沒有上過這麼有趣的課。想想老師也有一直在想辦法改善自己,真有意思。
正在沉迷於手塚治虫的火之鳥和佛陀的世界之中。尤其即火之鳥,每次重看都有新一層的體會。
這個世界的洪流,往往事不可能如人意,永恆與須臾之間,等等等等。
很疲倦。
要好好珍惜這清涼的每一日。不過,最近都在忙上班,很累。
昨日是去掃墓,分開了四十年後,祖母大人也終於在爺爺旁邊了。
最近娘親的性格很麻煩。
到底是千八好還是小強好還是其他好。
差不多是時候要訂機票。
晚安。
下課後,上班前,因為有一點閒暇時間,所以和朗在雞記吃了個下午茶。
下午茶當然不可能兩個人坐下,一聲不響的吃東西。從電影到文學,訓詁到八卦,美食到旅遊,無所不談。
這個時候,我留意到有一個手上提著很多東西的女人坐下。很快的吃著炸雞,但吃得很仔細,不久後,就一挽兩袋的離開了。大概她是百忙中抽時間來的,不然不會那麼匆忙。她應該很喜愛吃炸雞,因為好吃得很仔細,我感受到她每口都是珍惜。
或許你會覺得,連鎖快餐店不健康、剝削員工、謀取暴利、更是基因改造食物的大本營,堪稱萬惡資本主義的表表者。可是,對一些人來說,那塊炸雞可能是他們枯燥無味的生活之中,為數不多的樂趣。
如果一個社會裡拿到很多錢就等於很有貢獻美式資本主義,即盎格魯-撒克遜資本主義(Anglo-Saxon model),又稱為「新美國模式(models)」,或是割喉式資本主義(Cut-throat Capitalism)。簡單來說,就是將Adam Smith口中那個「無形的手」發揮到極致的經濟模式,強調自由至上、市場導向等等,其終的是個人利益最大化,也應該是現在我們認為最典型的資本主義。
那金正恩最有貢獻
現代根本不是資本主義對共產
而是美式資本主義對歐式資本主義
既然社會的財富是共同創造出來的我是這樣想的。 我們不要一面倒的覺得美式就是邪惡,北歐式的才是人民的好朋友,大家也不可以忽視北歐式的資本主義中,社會各階層間的流動性比美式資本主義低,而且最不能否認的一點是,美式的資本主義確實為我們帶來很多財富,還有各種炫目的科技、產品,甚至是文化創作,因為某角度而言,美式資本主義就是「有能者居之」的實用化和數字化,所以也變相能令最有才能的人得以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才能。
分配就是正義問題
平均分配已經被證明有嚴重的缺陷
但是歐洲的修正主義很大程度的保護了社會人民的生活
那為什麼我們一定要選擇如美、中的極端強調競爭
和不平等的社會結構?
如果「有能力」的人上面這種說法,我覺得是隱含了「讓自己更有錢,就只能剝削其他無能者的資源」的思維。其實,正因為美式資本主義是「財富的最大化」,所以社會應該會是一起富裕的。就好比,賺錢多了,老闆加了員工的薪資,這不是雙贏的局面嗎?
發現讓自己擁有更多錢的方法
就是讓社會的分配更傾向自己
請問,這種剝削社會的能力
對我們社會有什麼幫助?
事實已經證明我想起一個例子:歐盟。
社會福利不會讓有錢人餓死
也不會因為多繳了一點稅而導致他們不想賺更多的錢
事,總是錯過了就難以挽回。
很老生常談,但又日日面對。好比,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健康才是最重要、阿媽是女人等等等等。
不過,我仍是每天都在感受著。
我總是調節不了,然後融入不了。若我能有更多的時間就好了。
雖然,我由始至於,都只是一個礙手礙腳的垃圾。
事情永遠都要與你所祈願的反向發展才是正常。我所想要的,從來都是我所得到的相反。當你開始放棄了,打算看化這一切的時候,上天又會給你一些似是而非的希望,讓你忍不住又有所盼望。然後在最後的最後,才確切地告訴你,其實是真的沒有。
我很討厭這種事,所以,我很討厭在事情未確認的時候,就給人假希望。一切都要做好最壞打算,是我的習慣,也是逃避手段。
我覺得,下星期二的事,一定不會順利。
原因是,我很想。
很喜歡這個月來工作的地方。
環境雖然是最差的一個,可是經理們都很有趣,而且隨和又溫柔,即使是更高級的大經理抑或行政主任,都十分平易近人,這比我之前去過的任何一個分部都更快樂。這裡的氣氛比其他地方都想差太遠了,之前我從未想過可以跟那些高高在上的經理們同檯吃飯。
可惜我只是個客串一下的過路人,也很可惜我不屬於那個地方。有時也恨自己怕生又慢熱的性格,不能好好的珍惜這一切。
罷了,能學會珍惜,就不會有可惜。
在那美好的房間裡,我從來都屬於只能在外面偷看的那種人。
星期四是最後一天,那天要好好的跟他們交流一次。
如果說KPP能聞名於世,是由於中田康貴本身的創造力,我個人認為Perfume近幾年最為他人所不能及的成就,一定是那聲光舞台科技。
而那舞台科技的最大力量來自真鍋大渡。所以,某程度上來說,Perfume現在於世界上的知名,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真鍋大渡過人的創造力。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很有興趣知道,到底Perfume單曲的銷量,能否抵銷回她們MV中所使用的技術成本。先不說創意本身已經無價,單是1mm,真鍋就為她們設計一款programme。還有那n個似是技術發布會多過她們表演的場合、那個world project所需要的技術和系統,這些一切,到底背後所需的成本,是由甚麼公司提供呢?難道是SONY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