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星期三

物哀。

每逢溫習的要緊關頭,就總愛到這裡那裡說東說西,重點是不想溫習。
就在剛才我又想到好題目了。



從房間走到廚房,想找點東西喝,途中看見家中的電視機播著《南京!南京!》。
這電影我沒有看過,我僅看到的是一位士兵放走了一對父了,然後想了很久,然後自殺。

看到這裡,我就覺得,這位導演頗懂日本的嘛。

很多人對日本印象是:變態民族、av王國、總是很多獵奇玩意、女僕cafe、以及很愛自殺。

物哀。

維基說:「物哀是日本文化傳統特有的一種審美情感。在文學上,主要是通過寫一些景物,例如蕭條的冬景、殘破的一處小山丘等等,來表達和宣洩人物內心深處的哀傷和幽情、感慨以及對世界黑暗的無奈。」

看日本的文學作品,總會感到一種淡淡的哀愁。《源氏物語》中,光源氏表面無限風光,其實暗地裡也是充斥著哀傷之感,這種好「物哀」之美的日本人性格源於日本天災頻生、資源短缺,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令他們特別喜愛櫻花。咦,我像說得太遠、離題了....

曾在RR大的網誌中看過,表裡不一所產生的衝突和苦惱,是日本人思想苦惱且難以自拔的問題。日本人會把自殺作為一種生命與美學的終極旅程,而自殺是昇華「表裡不一的對立苦惱」最有效的方法。

那《南京!南京!》中的日本小兵哥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人性與自己一直認為正確的理念差生衝突,所以最後自殺了。這讓我想起了《菊與刀》中提及過的《四十七士物語》:為了主子報仇,再向幕府盡忠。

哎,打完這一大遍之後,很想重看《菊與刀》一次。不過《菊與刀》中的日本已與現代的日本很不相似了。

以我自己的理解,現代的日本就是以《菊與刀》中的日本人作為基礎,加上把香港人的性格極端化,再減去親情。這大概就是我認識的現在的日本人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