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比我想像中好看。也不是單純那個預期問題,而是電影本身都好看。
對於故事、對於整個系統之惡,我想隨著金馬獎的出現,網上面也大概已有超多人說過、分析,也就不再多說了。不過一些香港人大概不怎麼留意到、而我又留意到的小細節,還有小感想等等,還是想點列式說說一兩句。
1. 首先,因為最近有在看電影相關的書,所以留意多了鏡頭運動、色調、氣氛和配樂,也覺得都做得相當不錯(有一種圓熟的感覺),所以我看完電影之後發現電影有最佳新導演的提名,確實滿令我驚訝的:居然是新導演。
2. 說實話,我在進場前不看故事簡介、也不看trailer(而這是我向來的作風),就連poster都沒看過就進場去看,所以我根本不知道這電影會有甚麼東西出現,只聽朋友說以為是恐佈片就去看了,所以我不知道電影原來是說校園性侵、欺凌事件,一開始還以為是鬼片XD。
之後大概了解故事的題材後,我就又開始在猜想:故事大概是在說學校為甚麼會有欺凌事件發生。而在我的想像之中,最恐佈的惡是一種天生的惡:這個人弄出這一系列的事情,其實只是因為這些事讓他感到快樂。我之所以認為這是最恐佈,是因為我覺得這種狀態的惡是無法解決,也極難用道德去感化的,是必需接受的存在。所以故事後來的發展,一開始是讓我有點小失望,覺得「啊原來是那樣才這樣。可是,你因為被那樣了,所以就可以這樣嗎?就可以被說是很可憐要被同情嗎?」
或許導演想表達一種「傷害不徹底解決,就只會讓傷害一直衍生下去」,也用了最後那一幕去強化這種想法;也可能導演是屬於那種相信「這個世界沒有天生的壞人」的,不過對於小光欺凌別人的動機這點,我個人覺得劇本處理得不是很好。平庸之惡也是造就整個事件出現的惡,但電影把整件事責怪到源頭之中,這是故事很不成熟的地方。
但與此同時,不論是小光他本人最後的自我剖白,還是電影沒有清楚交代小光的下場,我個人還是覺得,這是一個滿聰明的做法:自我剖白那部份有點趣味(雖然這個題材不適合用這個字眼.....),而且不作出清楚的交代,那就不會因為要交代小光而讓同情或是討厭他的人對結局不滿,那就低調地留白好了。
3. 覺得校長的國語很刻意地說得很標準,而且帶點中國口音。這點大概就不少香港人不太清楚了:這一口標準國語,其實也是校長「藍黨精英官僚」的一種代表,而這種是普遍臺灣人認知中、國民黨所代表的階層:外省人、菁英、臺北、公務員。所以相對之下,比如說一開場的警察、貝貝的家人等等,他們都是用很臺的國語,甚至直接用臺語,來暗示他們的身份背景。
這裡就開始涉及到很多臺灣社會歷史,不多說了。
4. 覺得要是校長原來也懂得手語,那這個故事會更有層次一點:校長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壞人,她也曾經很有熱誠,只是隨著位置上的變動,讓她也成為了那個「你知道他靠山有多硬嗎?」的系統下的人。而這種變化也可以跟王大軍老師作對比啊:王老師就是個新做老師的新鮮人。
5. 而我覺得,電影更想表達出來的是,相比校園裡面的欺凌,整個社會對聽障人士的不友善,才是對他們的最大欺凌,所以貝貝每天被這樣性侵,發生了這麼多事,還是寧願回到學校。
6. 小光笑起來實在不好看。貝貝還真是有夠可愛的,很喜歡這種洋娃娃似的女生,令人有保護欲。但男主角真的不行。
7. 電影還有很多小問題沒有解決。不過看在貝貝的份上,算了XD。
8. 令我場外感嘆的是,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臺灣電影就算只是個新人,也能拍得如此好看了。這樣作為香港人的我,感到有點悲涼:香港的電影,卻是要賺中國人的錢、才有錢另外補貼拍香港人的電影。更不要說那一大堆去了中國賺錢去的香港導演。
9. 最後,我還是滿喜歡電影這種「事件還沒有完結」的結局:如果這是個別事件,你看完電影也就完了。然而,事件是事件,它就算這次完結了,還是有再發生的可能,所以電影會有完結時間,卻不能讓人有「事件也會完結」的感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