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同源字雖有字之名,但其實是以詞為單位,只有詞才能同源,即是詞義分化而帶出的問題。同源字有三種:一,字形一樣。二,字形部分一樣,即右文。三,字形不一樣。有這三種情況是因為「本義分化」和「借音分化」等等麻煩又不用考的原因,所以略。
同源字必然是同義詞,或意義相關的詞,但我們不能反過來說同義詞都是同源字。同源字之所以會同義,或相關義,是因為它們本同出一源;反過來說同義詞都是同源字,那就是倒因為果。
通假字也不是同源字。通假字之間的關係只有同音,而沒有意義上必然的相關。異體字亦不是同源字,而是它們根本就是同一個詞,只是寫法有所不同。所以,同字未必同源,不同字反而有可能同源。
判斷同源字有幾種方法,主要是根據古代訓詁,例如透過說文解字的互訓,同訓,通訓等。
互訓有例如:
說文:「走,趨也。」又:「趨,走也。」同訓有例如:
說文:「譁,讙也。」又:「讙,譁也。」
說文:「省,視也。」又:「相,省視也。」爾雅訓詁:「相,視也。」其他的聲訓、通訓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東西,都是在古代訓詁書中已記有的字,所以都不想再說。
說文:「扶,佐也。」又:「輔,佐也。」
然後有從語音方面分析同源字。這個有點麻煩,因為要用到聲韻的東西......
同源字除了同義(或相關義,下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音同(或音近,下略),而且要以先秦古音為跟據,因為同源字的形成,大多都是先秦時代的事。
在王力的古韻表中,同類同直行為對轉,即是元音相同而韻尾發音部位相同。同類同橫行者為旁轉,即是元音相近而韻尾相同。還有旁對轉和通轉,但因為在同源字中比較少見,所以略去不述。在同源字中,旁轉的情況最為常見。
然後到了聲母嗚啊。上古漢語共有三十三個聲母,可分為五大類(喉牙舌齒唇)七小類(舌和齒再細分兩類)。同紐者為雙聲,同類同直行為準雙聲,同類同橫行為旁紐。其餘的略。同源字中,雙聲最多,其次是旁紐,其餘的都比較少見。
而同源字因為必須音近,所以必須韻部、聲母都相同或相近,而且我們不能以今音來定出同源字。另外有點要注意,而王力的書裡面沒有提及(因為書中有一完整的古韻、古紐表),但我覺得現在的人要注意的,是古無輕唇音,和古無舌上音。
最後還有一個「從詞義方面分析同源字」,但我覺得不太重要(老師不會考),所以略。
研究同源字,能對詞的本義有更確切的了解,亦能幫助人們更準確的掌握詞義,對漢語研究有十分大的幫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