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自已中學時沒有讀過中史,自己沒有看過的歷史就會永遠停留在中三時的水平,或是後來因為其他科目而斷斷續續的認識到宋代的一鱗半爪,例如宋詞(然後最好的詞人不在宋代)、唐宋八大家、天殺的周敦頤和二程一朱、三蘇(不是蘇三)、岳飛
總之,就是不曾接觸過重心。算了,廢話少說。
這本書與其說是介紹熙寧變法,不如說是詳盡地解說北宋神宗年間的北宋政治形勢。從神宗即位開始,每講到一個人物,就先介紹他的前世今生人脈派系性格特點。
因為我實在太不清楚宋代有甚麼人,所以一開始時看得有點吃力,因為太多人物介紹,從前一次慶曆新政開始,范仲淹、歐陽修、韓琦、富弼、司馬光、王安石、三蘇、文彥博、呂惠卿、程顥、高太后、王韶、蔡確、章惇、范純仁、唐介、等等等等等,每一個人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說要先說一番。裡面我認識的只有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三蘇、程顥。
單是看完上集的前半,就已經可以了解北宋是甚麼狀況、面對甚麼問題,這時變法才剛開始。然後再講述宋夏之戰、變法失敗,到後來令北宋朝政敗壞的黨爭,都有一一交代,可以說,看完這部書後,就大概知道北宋的成敗轉變。
至於熙寧變法的內容,作者並沒有詳加說明,反而只是簡介一兩句,因為作者重點在於整個變法的大方向、目標、影響:變法的最終目標是富國然後強兵。
此書加入了太多個人色彩在內,當然,這不是甚麼嚴謹的歷史著作,就好像《明朝的那些事兒》一樣,是一部輕鬆的歷史讀物。不過,還是有不少地方我覺得作者的立場可以再客觀點。
首先,作者對於熙寧變法評價過高,只著墨於變法中成效顯著的地方,變法中帶來的問題卻全部都輕輕地一筆帶過。就好比,中國只強調自己經濟改革開放的成效,卻不提及在這開放的背後,帶來了的貧富分化加大、腐敗、官民衝突、環境污染等問題。例如這套變法的重心「青苗法」,當時因為各種複雜的原因,導致此法變成了要硬塞給農民的農業貸款,自然會引來微言。而且王安石用人不當,令不少措施都不得人心,更不得實效。有時,一個國家不是有了錢就甚麼都做得到,你看看當年管仲是怎樣害楚國就知道......
另外,對於當時人物評價有失客觀。確實,看完這本書後,對於這個小時候就聽過他的名字,那個「砸水缸救朋友」的聰明人物,我現在只覺得他是隻不可理喻的司馬牛,特別是哲宗即位、他回到朝堂之上把所有新法在短時間內廢盡。
這行為在書中被作者罵得很慘,甚至說他是意氣用事(這我認同)又心狠手辣,用四個字來說就是「陰險自私」。但我個人覺得,司馬光「多在京師,少歷外任」,根本就沒甚麼實政經驗,即是「堅離地」,在他的心目中,所有新法都是陷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要拯救他們自然是愈快愈好。雖然我仍是很不喜歡司馬光做的所有廢新法的決定,但我相信他未必如書中所說那麼......壞心眼。
又例如范純仁,他一開始反對新法,到後來又反對司馬光盡罷新法,卻被作者說是「在變法,不變法之間飄來蕩去,鞦韆打得很有水平」。我以前的老師常常說,我們不可以現代的目光,來批判前人因時代而受制的有限目光。
對於一名讀儒家經典長大的士大夫而言,這些新法都是在動搖國本,不加賦就可以令政府更有錢,那就一定是增加對百姓的壓迫,所以這是絕不可能接受的。可以到了後來,新法實行了一段時間,又確實做到了「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對於一名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士人來說,雖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又有甚麼不可接受?反觀司馬光,這位道德高地人物一直都不清楚平民實況,所以就只能偏執地堅持盡罷新法,這樣一比之下,不是高下立見嗎?
另外,作者對於宋夏之戰的結果憤憤不平。確實,這戰役也是令神宗倒下的一大原因,可是書中把這戰役說成因為神宗的一點用人失誤,而令整個變法失敗,可是瑕不掩瑜,這不代表熙寧變法就是失敗云云。戰爭本來說是「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危險比賽,而且變法失敗,並不是因為這戰役造成,戰果只是最後一根稻草,王安石過於超前的經濟理論,加上他本人的性格,這變法是注定失敗的。就好比,你不可能在300年前提出「手提電話」這個概念,沒有人會懂你的,而且你性格那麼難相處,就更不想理你了。
概括而言,這本書真是一本很好的宋史入門書,作個比喻的話,就好比是《明朝的那些事兒》風格的宋代版《萬曆十五年》,以某一時代作為切入點,縱看整個北宋的滅亡之路。
概括而言,這本書真是一本很好的宋史入門書,作個比喻的話,就好比是《明朝的那些事兒》風格的宋代版《萬曆十五年》,以某一時代作為切入點,縱看整個北宋的滅亡之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