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星期二

中國金融史三千年。一。

簡單來說,這本書中所說的中國金融史,就是中國的貨幣政策,以及土地政策。

本來經濟就是這些吧,以前上Econ時,第一課學的就是「經濟是甚麼」,就是分配資源的方法啊。

因為這部金融史涉及的時間線太多,而我經濟知識有限,到了兩晉南北朝就開始有點亂......

所以先說從西周開始到兩漢的部份好了。


就我目前看到的章節,可以看出作者們有一個很明顯的立場,那就是支持自由經濟,以及對經濟的地位相當看重。

例如於春秋時代,書本就側重於講述齊桓公任用管仲時,管仲在齊國內所做的經濟措施,例如輕徭薄稅、官辦民營等等,都是一些較富現代資本主義思想的政策。而到了戰國時代,最不能不說的商鞅變法,在作者眼中卻是把國家資源搾乾、令商業滅絕的可惡人物;反而對呂不韋的評價十分高,並且認為他才是令秦始皇最後能成功滅六國的一大推手。

說起來,孫子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厲害的話,那麼管仲確實是很了不起,難怪孔子那麼推崇他。


至於到了漢代,直到漢武帝之前都走輕徭薄稅路線的初漢,作者都有很高的評價,覺得他們這樣做都是有利民生之舉。

的確,除了去到七王之亂這等真的要動刀槍的動亂外,朝堂上黑暗與否,其實真的跟人民的生活無太大關係。只要對於農民來說,只要有田地可以耕作不會餓肚子,任憑那皇帝姓劉呂,都沒甚麼影響。

不過到了漢武帝時代的經濟改革,在作者眼中就成為了「因為要向匈奴開火,可是錢都花光了跟本不夠用,所以要各市民搶錢」的舉動。雖然我也很不喜歡漢武帝,可是他的經濟改革固然是為了錢,但另一方面也是想改善土地兼併的問題,要知道土地私有化的幾乎都只會演變成土地兼併......
人們往往認為,封建皇權最黑暗、剝削最殘酷的時候,就會激化社會矛盾,引發反抗,最後,這個黑暗的封建王朝就會滅亡。我想告訴大家:封建皇權的滅亡,不可能從最壞開始,更不可能在最壞的時候發生。 
恰恰相反,一個王朝的覆滅,往往是從試圖逐漸變好開始。 
最壞的封建統治者只能播撒仇恨的種子,相對寬鬆的統治環境才能讓種子發芽、開花、結果。比如,在漢武帝劉徹鼎盛時期,別說造反,就算封疆大吏想成為富人也絕無可能。
每一次土地改革後(也就是經濟大洗牌),政府都需要以放任自由的方式來管理國土,而這時的經濟往往就會勃然而充滿生機。但長此以往又會出現土地兼併問題,當皇帝想解決這個問題時,又往往不得其法,不是干預太多令商業陷入絕境(例如商鞅、漢武帝),就是干擾的力量不足,反而令經濟追一步被大地主階級所把持(例如漢宣帝、晉武帝、晉惠帝、王莽)。更甚者,有些土地領袖根本就是以改革之名行搶錢之實(例如董卓、劉備、諸葛亮、劉伯升、公孫述)。總之,在經濟自由放任後,最大的問題就是難以控制,然後書本卻只盛譽放任者的偉大,然後把那些為祖上擦屁股的兒孫們罵得一無是處。

於是,漢宣帝就成為了那個無辜被罵的人.......

不過,作者也不是完全沒有發現這個問題:
這是中華歷史上另一個無奈的悖論:經濟發展需要擺脫封建官僚的羈絆,也需要自由競爭激發活力,但是,弱勢封建官僚沒有能力解決自由競爭中產生的社會問題,帝國也無法建立一支強勢軍隊。在冷兵器時代,農耕民族如果無法有效集中資源,外族入侵和軍閥混戰也許就是難以擺脫的宿命。
從新朝開始到東漢末年,中國的經濟就更混亂了。

作者把王莽的「王田制」及曹操的「屯田制」相提並論,不可以說是錯,可是又有點地方不對......

假設王莽並不是腦袋灌水想完美重現周代的井田制,而是真心想推行改革改善土地兼併問題,那土地兼併嘛,也就是土地不夠才造成的現象;曹操之所以要行屯田,並不是因為「國家對小農發放土地」,而是因為那時戰亂已久,人口跌太多,沒人耕田就沒糧打仗,所以要用田地把人口都鎖在自己的土地上,盡力減少人力資源流失,這樣就可以保證自己有兵有糧了。與曹操同理,呂后之所以成功推行「耕者有其田」,根本就是地多人少,才得以順利進行。



就目前看來,可以看出他們有努力研究過很多古代文獻,亦在不少地方以有別於傳統方法來解釋當時的經濟情況,尤其是他們都會用普羅大眾的角度作觀點,而不是朝堂的角度,加上引用出土文物來印證當時的經濟實況也非常好。可惜,他們傾向於把所有政策所帶來的問題的源頭都說是「封建統治者」,這就是對中國古代中央集權的認識不夠深刻所致。為甚麼作者知道「多疑而少斷」的人是曹操,卻還是覺得他是英傑啊......

這或許從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有關,就是那種動輒就把社會分為剝削的地主階級和被剝削的小農階級的思想所致,或是把所有有清代及之前的中國都稱為封建制度,這是受馬克思主義影響太深的原故。中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即使到了明代也是這樣,這是只要對中國歷史略有認識都會知道的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