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2日星期日

美德。

忽發奇想。

為甚麼社會總是會意圖讓人從善?為甚麼人會有惻忍之心?


其實我就是在想,會不會「善良」也是一種社會機制?

打個比方,「同姓不婚」是歷史上很早就有的制度,因為「男女同姓,其生不繁」「內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盡矣,則相生疾,君子是以惡之」。

早在先秦時代甚至西周時期,就已經有說明太過近親的男女,他們所結合而誕下的子女會很不健康,或是長此下去會人數越來越少。也就代表,他們這些可以留下來的人,正正是靠著「同姓不婚」而得以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生存下來,或是在部落之間靠人「同姓不婚」而令自己部落佔有人數優勢。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同姓不婚」所以他們物競天擇活下來了。

那同理,會不會「善良」「美德」這類品格方面的要求,也跟生存有關?,善,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比如說,一個部落比較能互相合作、互助互愛的,他們的族人之間就會有較強的合作能力而形成了團結,繼而變得強大。也就是道,部落內比較有「善良」「美德」這種要求的,都物競天擇活下來了。

不過相比更生物本能的食慾、性慾,惻忍之心因為不屬於「生物邏輯層」的東西,所以相對上比較脆不那麼明顯。

還是簡單一句,因為我們從嬰兒時期就仔細哺育長大,所以潛意識地長出了惻忍之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