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

廣東話資料館。

喂好唔掂喎。

甚麼「當時用來書寫嘅材料昂貴,著作通常係以是相傳嘅。因為咁,有時一啲學者忘記一個字點寫,就會用同音字代替,呢啲字保留喺古書之中,就成為通假字」。當時用來書寫的材料昂貴?所以其他時代書寫材料就不昂貴?

「學者因為忘記一個字點寫而用同音字代替」這個理由已經有夠白痴的了,錯別字、與學者用來代替的同音字,兩者是可以相提並論的嗎?我都不要求你有修過文字學,wiki一下也行吧?



通假字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避諱。古人最忌諱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或直寫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除皇帝本人外,所有的人都不能寫當朝皇帝的名。現代有時也會因此使用通假字,如本義為「發生性關係」的「入」常被同音的「日」字取代,就是為求避諱。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巫醫之外的古書幾乎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記讀音,未記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余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通假」字了。 
.民間普遍用通假字,以訛傳訛,用慣了。現代官方審定標準用字時就從俗採納通假字作為標準寫法,而不採納本字。比如「指揮」本字應該是「指麾」。「麾」是用來指麾軍隊調動的旗幟,轉作動詞,發號令。《三國演義》有「玄德麾軍回身復殺」,就是用了本字。而民間長期寫的「指揮」「揮軍南下」的「揮」其實本來只有擺動舞動的意思,沒有發號令的意思。

平時放些甚麼古老廣東話詞語就當自己很有學識似的,他們的blog看起來就是把網上找回來的東西純粹copy and paste,最後問你們有甚麼意見。不然就貼些無聊資料,例如甚麼笑傲江湖武功列表(???),一整個百度百科。

唉,這麼一個垃圾blog都有過百萬views,真是神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