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篇對鍾會的介紹講得滿不錯的。
對於鍾會其人,他的家庭、他的聰慧還有他的戀母,大家都很清楚,還有「戰戰慄慄,汗不敢出」的故事。也記得死魚眼王元姬對他的評價:「會見利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但《晉書》的可信性大家都知道,會不會是後人附會,就不得而知了)。
雖然我們都沒辦法回到過去見識他本人性格如何,加上史書種種定論或隱晦改寫,歷史實在是很不歷史(卻也是歷史有趣之處);但從他的名字頻繁出現在《世說新語》的各篇之中,足見這個人的多面性、知名度、複雜性。
至於他為甚麼幫司馬昭做事,到頭來卻又跟姜維一同起事,當中的心理變化實在令我非常好奇。當然,現在已能看到不少今人的結論,大多都認為,他起事的念頭源於他在滅蜀一戰和鄧艾之間的相處之上(鄧艾又是另一個可憐的角色),也來跟他心高氣傲的性格有關。雖然目前還沒能看到很精妙、又很權威的答案,但我個人覺得阿睿的解讀滿可取的。
又,我想到的卻是:也許生活習慣、道德價值觀,不同時代的人可以有很大分別,比如說今天的人大概不能理解豫讓何以自刎而死。
但人的性格,卻數千年來都沒多大變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