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星期日

.

只是那麼一點也夠。謝謝你。

歲行盡矣,風雨淒然。紙窗竹屋,燈火青熒。時於此間,得少佳趣。無由持獻,獨享為愧,想當一笑也。

 真是個令人仰慕的境界。

【是日地府要聞】

建康馬XDD

建康馬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w,當時還有垃圾的魏晉仔陪同。

軍方領袖楊大眼(?-518)直言,#建康馬 近乎垃圾。消息人士引述楊大眼將軍說法:「除了孫權騎馬躍過逍遙津之外,不曾聽見過建康馬有甚麼出色,牠們不是馱重、拉車,就是驛馬。#建康馬 不能在草原使用、受天氣影響,與廢物無異。建康馬耗用大量軍需,但並無功用。建康馬,島夷自己行軍也不會用。」


喜歡這些互相印證的資料。

烏克蘭危機——「小襲擊」較「真襲擊」更麻煩

直播式情報分享:烏克蘭危機的資訊戰

俄國只是裝腔作勢,以及美國似乎刻意高調處理俄國十萬大軍集結俄烏邊境,烏克蘭危機更似會像伊朗核談判、英國脫歐等國際議題般「長期化」,雙方持續喊話及有小動作,但局勢不會有正面或負面的突破。...... 

烏克蘭人對此是無感的,因為他們覺得俄國已入侵了自己國家,一方面既不覺得俄國會把行動驟然升級至全面開戰,同時亦做好心理準備,如果真的入侵便全民拿起武器吧。

上面的是1月24日的文章。

美方不斷公佈俄軍在烏邊境前線的部署,除了派了多少士兵、運了多少大型設備(例如臨時醫院)等這些一般衛星公司都可拍攝到的情況,還包括運送血漿之類的資訊。...... 
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以及再之前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俄國都玩突襲,迅速行動殺被入侵國及西方一個措手不及,現在華府決定把大量資料公開,令俄國不能採取突擊戰戰略。

2022年開始,普京一直都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啊......

冬奧花滑》瓦莉娃事件是場悲劇 外媒:這是15歲的她人生最後一場奧運

美國《NBC》表示,如果歷史可以借鏡,這就是15歲的她最後奧運告別作,因為俄羅斯花滑女單競爭非常激烈,已經連續4個奧運週期沒有選手重複出賽。與之對比的是美國22歲選手陳楷雯,上屆平昌冬奧可參與、今年繼續參賽獲得16名。

(中略)

該文引述專家看法,儘管瓦莉娃今年才15歲,但她已經遭遇如此巨大的精神打擊,而且教練圖貝瑞茲也還有更年輕的學生、14歲的佩卓西安(Adelia Petrosyan),足以成為領導未來俄羅斯女隊的下一個新星。瓦莉娃恐怕難逃遭「免洗」的命運。

「連續4個奧運週期沒有選手重複出賽」,所以Kamila只會這麼上場一次。而且最可怕的是她已經有取代品。

好可憐的人。好可怕的國家。

這些excess death的資料,隨便GOOGLE一下就找得到。拿許多港人的移民目的地英國為例,2020年COVID流行的死亡率,和2021年政府推疫苗後的死亡率是多少?新加坡和以色列在大規模接種疫苗後,平均死亡率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另外,網民也提出一個有趣的觀察︰在香港,大部份高危人士(長期病患、老人)的疫苗注射率低,這群人本身死亡率高,所以佔去死者的大部份。這個推論的概念是正確的。觀乎香港政府去年公佈的統計數據,打疫苗者的中風、心臟病發率均低於未打疫苗者,只看這份數據,會得出「COVID疫苗能治百病」的可笑結論。

先不說穆大的字體問題,事到如今還有人對於疫苗效用爭議討論不斷(我還是敬佩所有因為某些理由堅持不打疫苗的人),先不說那些仍然覺得香港很多黃屍不打疫苗害到香港的弱智族群(有點腦子,看看數字,20歲至60歲的人,早就有9成人最少接種了第一劑疫苗,沒打的是:沒辦法打的小朋友,和不想去打的老人家)。可惜我日常並不怎麼跟客人討論有關疫苗的事情,否則應該會有更多有趣的觀察吧。

又,為了生計而接種「沒效也沒關係,總之就當打鹽水」的人,和深信科興有效而信仰疫苗的人,還是有很大分別的。後者沒有沒有看過「智利巴西接種科興後疫情仍然井噴」「第三針轉用美國疫苗」之類的新聞,或是看了之後有甚麼想法,其實我真的很想了解一下。

面對YOUTUBE片、內容農場和只談機制不談統計的文章保持警愓。FACT CHECK是我們每個人都該自建的機制。

有時候又想,全盤接收Youtube片、content farm之類資訊的人,他們就是自建不了Fact check機制,才會對接收到的資訊毫不篩選。或許是他們還未能適應今天這個資訊過多的年代。於是我不免覺得,與其不斷吸收那些"答案",人類更應該學會提出問題。

另,看著這兩年,人們的討論已經從「打不打疫苗」變成「打疫苗的有效程度」,這種種變化我還是心懷警惕:很怕有一天,自己忘記了那個不用載口罩的時日。

香港通關 還看中國mRNA研發?

畢竟,中國依然在瘋狂清零,不外乎2個因素:一為政治,即中央不想令人覺得原本的防疫政策無效,地方政府不想因轄區內出現個案而烏紗不保;如果不是政治因素,那就是科學因素,即中央政府及專家顧問其實私下知道,中國國產疫苗根本無用,一旦社交活動回復正常,疫情就會大爆發至中國醫療系統承受不起的程度。

其實這段不是文章重點。不過我又想到幾點。 

我想,前者理由佔優吧。中共站穩住腳的大前提,是他們造出了「因為共產黨,中國才得以強大」這種定論,或是「為了中國強大和復興,中國人接受少那麼一點的『人權』和『自由』。中國人要的是溫飽」。所以,雖然很本末倒置,但這反過來導致了絕對不能出現、接受所有對政權的質疑和動搖,中式權威就是「錯了也要走下去」,所以一開始表現亮眼的中國式防疫政策,是他們至今都放不下的漂亮貞節牌坊。

後者,不過是前者附帶的、次要的原因罷了,「承受不起」的結果還是導向「影響政權」,中國就是個權威導向政治體系。

之前還有很多人在爭論不已的「政府權力vs市民自主」(之類啦)的問題,今天不少地方已出現物理性(XD)的討論,結果會怎樣,Time will tell。不過Omicron的出現,反手打了某國權威一個大把掌:堅持清零的代價,很多個月前就有專欄作者提及過(其實臺灣的例子還不夠好,應該要用北韓例子)。不過中國確實有這個成本,也有這個鐵腕。國民苦不苦沒關係,相忍為國(果然是一家人)

至於香港的情況,well,不在討論之列。醫護人員有在努力,只是香港政府的防疫工作本來就不是為了防疫。

很久之前有聽TY講過,瑞士的醫院,他們的機制是在緊急的情況下(即是床位完全不夠用),所有老人家都回家休養,把醫療資源留給「最有機會存活下來的人」。

當然,情況不同:Omicorn是一種比較少重症的肺炎。當時TY講的是疫情初期、影響比較嚴重的時候。

好想念TY呢,想去找她。

最近有一類新聞我很是討厭:香港人又要中央出手打救。香港不肖無自理能力,又要國家出手擦屁股。每個新聞都是在告訴香港人:我們香港人是如此無用,小朋友不聽話,然而國家還是如此不計前嫌,對我們大恩大德。香港人又欠了中國,欠太多太多了etc。

我就覺得,那些很愛中國的香港人是真的:你知道「香港人」這三個字在今天的中國人眼中有多不堪、多次等嗎?你再愛中國,只要你來自香港,你就被刻上了這有如賤籍般的標籤了,還哈巴狗似的趕上去,不過是中國人眼中的部落民而已。

另,聽到家人提及,她不少中國的親友都非常擔心香港的情況,又聽說香港不少兩地運輸出現問題、香港斷了來自中國的糧菜等等的新聞,紛紛表示要寄物資來香港援助我們之類。

戇鳩,要是兩地間的運輸真出現問題,你們的東西就能寄來香港嗎?再者,香港沒了來自中國的糧草就只能等死嗎?是不是再過幾個人香港就會出現人相食的情況了?你知道香港的米都來自那裡嗎?知道香港米倉備有多少個月的存量嗎

中國政府想在中國人心中,建立一個怎樣的香港形象,大家還不知道嗎?還是甘願如此?

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香港缺的是人手,不是錢啊天才。要是錢就有用,那為甚麼中國要向香港輸入的是人手,而不是資源?你沒腦子,也看看你的官大人幹了些甚麼啊?

一堆人還在嘲笑李嘉誠捐的不夠別人多,有如幾個叫化在指責某某家施捨的飯菜不夠好吃。這種人,就是拍馬屁做舔狗都不會做得好,渣滓。

2 則留言:

  1. 幾天不見,文章內容很多,看完心情很舒暢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