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這是一本以飲食文化作引子的西洋語言訓詁學書本。
我想很多香港人都會認為,或是理所當然地覺得,蕃茄醬的英文Ketchup,是來自廣東話茄汁。但事實上,Ketchup一字本來就不是指蕃茄的醬,而是一種由魚煮成的汁(書中有很多作者對於Ketchup一字的考究...Zzz.....)。而這種魚汁,則是來自閩方言的魚露,然後一路被人傳至東南亞,再傳到歐洲,所以在歐洲,Ketchup還是指魚汁(或是有魚成分的醬汁,總之一定有魚),蕃茄醬的正式英文還是tomato sauce。而「Ketchup=蕃茄醬」這種認知,是美國人帶來的。
「醬」泛指帶黏性或糊狀的調味料、佐料或副食品,例如甜醬、蝦醬、辣醬、沙茶醬等等等等,可是在香港,唯獨是蕃茄醬我們會叫成茄汁(「汁」應該是沒那麼黏糊的調味料),更大可能是反過來受到了英文Ketchup的影響,情況就有如boycott是杯葛那樣。
又例如「Entrée」一字,在美國是主菜的意思,在英、法國卻是開胃菜的意思。看著那 e 上的一小撇,「Entrée」都不是英文而且比較有可能是法文,加上莫名地覺得英法的文化比較源遠流長,不管怎樣想都會先覺得是美國人用錯了。作者研究了大量的歷史食譜和相關文獻,加上作者本人對於歐語(拉丁語那一大堆)的認識,經過一層層抽絲剝繭的努力後,終於都找出,美國和英法二國都沒有錯。
「Entrée」這個字,原本是指一道在正餐前的肉食料理(要知道西餐是一盤盤依次序上的),後來因各種簡化和演化,用餐的菜的數目少了,英法地區承繼了「正餐前」的意義,美國則是保持著「肉食料理」這個概念,加上人們有意無意地使用含意不清的字眼(這樣可以令餐點聽起來高級點),於是就令同一個字漸漸分為不同的意思。
我個覺得最有趣的那篇,是有沙拉、莎莎醬那一篇。雖然薯片都可以說到自我特質(作者分析了各種不同價錢的薯片包裝上的文案,然後得出廣告用語對消費者的個人自我認同影響......),但這篇的內容相對簡單,是以麵粉和鹽的字根,配上不少歷史故事,來說明這兩者在歐洲歷史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因為有很多以這兩字的字根衍生出的字),加上一些具歷史又簡單的食譜,看得很輕鬆。
這本書內含了不少語言學的字眼和知識,而且涵蓋範圍非常大,看完之後只覺眼界大開,當中更穿插不少歷史文獻中記載著的古代食譜,實在令人有一試的衝動。不過,這書封面看起來輕巧,實際上不好消化,誰會知道「語意虛化」「負面分化」是甚麼東西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