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始皇帝「书同文字」的新知,兼谈《小篆战争》
文章很長,主要是在反駁一些人(我不知道是誰....)粗暴地以秦篆作為例子,將中國文字的發展以「漢字自古以來就是不斷從繁變簡」作為一總結,然後把簡化字的地位正名化。
就好比,某些國家為了把馬克思的理論能套用到自己身上,強行把商代劃分為奴隸社會,周至清都稱作封建社會,把歷史改頭換面來合理化自己的政權的神聖。
1. 「书同文」最核心的内容是用保守、尊古的「秦文字」统一剧烈简化的「六国文字」。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那就代表在統一文字前,戰國時期七國都使用不同的文字,而六國文字就是秦國以外的文字,它們都是以金文為源頭,再各自發展出來的。隸變就是指圓圓的曲線文字漸漸演化為方便書寫的直線文字。
而建立在宗周故地的秦國,地處西陲,又比較落後閉塞,使得秦文字變化不大,反而最忠實地繼承了殷商文字的傳統。王國維先生說「秦居宗周故地,其文字猶有豐鎬之遺」所以秦推動「書同文」反而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文字復古運動」。「文字復古運動」又怎樣了呢?正如前面所說,戰國時期七國都使用不同的文字,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文字演化、簡化。
比如马先生的「馬」字,在战国五系文字(赵、魏、韩同属晋系)中异体纷呈,减省得十分厉害,各个诸侯国减省的方法还不一样:
「馬」在战国时期的简体写法普遍只保留马头(带鬃毛),马身被省略为几个横笔。而晋系的第三个「馬」字连横笔也省掉了,只剩下一个马头,与「目」形十分接近。當然,戰國文字像不像「馬」的形狀是見仁見智,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秦系文字保留了比較多殷商文字的特徵,不像其他系文字,簡化過甚,令文字失去了原先殷商文字的符號意義。
把簡化過甚的文字拉回殷商文字系統的軌道,才是「書同文」的核心。
2. 「书同文」侧重文字职能的分工,比如把原来的「吏」字的字义用「吏」、「事」两个字承担。这种做法增加了使用的汉字数量,同时缩小了每个汉字的字义范围,使得每个汉字能够各司其职、精准记录汉语书面语。近现代「汉字简化」常用的「同音替代」方法,与「书同文」分化汉字的方法正好相反。這點是在說,現代的簡化字和秦代「書同文」原理完全不同。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語言則是有意義的聲音,然而,形、音、義三者有關係並不緊密,同一個義,在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語音和用作記載的字。所以經過一段時間後,「字」和「字義」之間定必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可能會有一些字的功能重疊,或是被廢棄。而秦推行「書同文」,其中一項功能就是把「字」和「字義」重新進行分工、釐正。
而現代的簡化字,卻以語音把不少不同義的字,合而為一。例如「隻」「只」、「鍾」「鐘」、「後」「后」、「鬱」「郁」(我個人覺得,這是簡體字最大的壞處、負面影響)。
3. 秦始皇从来没下过「简化汉字」的命令。這不多解釋。
4. 秦文字相对于西周文字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几百年里缓慢完成的。这种变化是没有政治干预的自然演进,其「省改」力度相当小,满打满算大概是400/9353;而且是「省」、「改」兼用,并非一味地简化。先簡介一下,大部分人所認識的漢字變化次序,大概是甲骨文、金文、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不過,漢字就有如中國的歷史一樣,不會因為崇禎帝死了,中國就突然從明朝變成了清朝;不會突然從甲骨文變成了金文,又或許從篆突然改用隸書。
而且,就好比文字不可能由倉頡一人所創,秦篆也不會是在秦代一下子就推行到全國一樣。
秦國的「書同文」是隨著其軍事節節勝利,版圖不斷擴大而逐步實行的,並不是激進地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一聲令下,要全國各地同時放棄舊有的書寫習慣而遵從秦式(陳昭容語)。所以不能以秦代的「書同文」,作為「政治干預文字發展」的合理辯護理由。
「漢字自古以來就是不斷從繁變簡」可以說是漢字發展的大趨勢,但當中並不是永遠單向地從繁變簡,例如用秦代的甚麼「小篆戰爭」作為例子,那就是用錯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