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即苦,苦即非我」
這篇是筆記。
1.
你別以為感受上的痛苦是一種苦,其實感受上的快樂也是一種苦,因為快樂很無常,我們所擁有的事物,其實都是會流變的,而當中我們沒有任何主宰的能力。
無常之所以令人覺得負面,是因為我們總是在渴求恆常。而事實上是,世界就是無常的,而佛家就是想參透這種苦,以及從中解脫。
2.
從西方的角度來看,「我」本來就是西方哲學家數千年來思之不絕的重大議題,他們每天就是在探究著「我」為何物,「我」何以為「我」,又如何證明「我」;尤其在這個流變的世界之中,又如何證明「今天的我」到了明天還是「我」呢?
反過來,佛家卻很喜歡講「無我」。不過佛的「無我」中的「我」,其實跟西方哲學家想證明的「我」其實不是同一事物,就好比孟子中的「性」和荀子的「性」不同,「並非從存有論的角色去闡述有我或無我,他比較像生存論,或指出我們活著應有的態度」。
3.
我們對於苦,我們之所以覺得苦,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無常這個真相,我們總覺得事物都可以保存,而且是應有的。當我們存不了的時候,就會失望,就會苦。而原初佛教之中,佛陀指出了這種苦的來由,於是提出了苦的解決方法,也就說明,「無我」更應該是一種修行的結果或目標。
4.
而在佛陀之後,整個佛教的發展確實有發展到討論存有論的問題。
5.
生命無非分成五個部分,就是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既然五蘊都無常,因此一切皆無我。
6.
那個水蜜桃的例子很有趣XD,有了我相,就會覺得東西是屬於我的,因此有了煩惱,也就有了執著。
7.
佛教的重點,在於緣起性空。佛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對世界的看法,它認為世界是「空」的;而這個「空」並非「空無一物」的意思,而是一切都不是獨立存在,凡事本身都有很多條件,是為「因緣」,因是主因,緣是助緣。由於所有事情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以它的本性是空的,是依因待緣的。
8.
一切痛苦的來緣,都起緣自我執。所以你必須看到世界每種事物的本相,而本相就是「實相一相,所謂無相,即是如相」,真實的相只有一種,就是沒有任何的特相。
9.
如相或本相等理論就是,只要你能夠放下,它是一種屬於我或不屬於他人的擁有感,你便可以看到它本來的面目,其本來面目就是空,而空是存在的本相。
10.
「業力不可思議」,世界上的因果,是的,確實可以說有其先後、有其邏輯,但那個條件的和合,根本多到我們無法釐清。一切都似乎有原因,但原因太複雜了,複雜的程度是業力不可思議。
11.
以上的大概都是般若學的範圍,但「為何眾生總是看到一切皆如此實在」,這就是佛家中「唯識學」的問題。唯識學提出了「八識」系統,其基本精神是你看到的現象世界,都是我們的心識或心靈提供或變現出來,也就是我們所感知的一切,都來自於眼耳鼻舌身意的認知。「眼耳鼻舌身意」在原初佛教時,佛陀已經提出過六識的理論,而唯識學則再多加兩樣:末那識,自我提供者,「為何我們會有『我』的感覺?」;還有最後一識,阿賴耶識。不過這個我實在聽不明白XDD
嗯,簡單來說就是唯心論。
12.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世界一開始所有事物都是平等的,但我們對世界有一種分化、虛妄分別之心,自有生命開始出現之後,我們就開始想要存在,能存在就是最基本的欲貪;有了欲貪,我們便會分成了我和非我,過程中構成了佛教說的「貪嗔癡」,對一切都有了擁有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但到頭來,其實佛教沒有解決過「宇宙起源」的問題XD,只用「無始時來」「根本無明」來混過去。
於是,對於時間的開始的問題,「無明風動」,人總會有一個第一因的思維模式,於是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佛教始終都是一種宗教」的說法XD,於是佛教徒就會覺得佛陀是個大能者,一切就會由佛陀開始;佛學學者就會承認,這方面佛教確實不能好好回答。
13.
最後一部份說的是佛教在現代社會的存在意義,簡單來說就是「有其作用、補足之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