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星期六

雜。

The Epic Rise and Fall of Elizabeth Holmes

她的故事,實在太花生了,堪稱本世紀最具代表性產業:正是所謂的科網。(忘了在甚麼地方看過)在矽谷的世界,你的那件產品即使還未完成,只要有人願意相信、願意投資,那你便是穿煲前的Elizabeth Holmes。




對啊,多麼熟悉的配方。(呵欠

好吧,談談這次哈薩克示威的觀察

哈薩克大亂——一帶一路軟肋的顯現

【俄羅斯在哈薩克擴大影響力,對中國有影響?】

訪問:普京有底氣 北京防反華

1. 

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直接尋求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CSTO),而不是中國主導的上合組織(SCO)幫忙。SCO 標榜自己協助成員國打擊「三股勢力」,而托卡耶夫定性示威者為恐怖分子,SCO 不發聲似乎不太像樣,亦都證明了托卡耶夫的心底想法。

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是中國通,精通普通話,曾在中國工作,但都沒有向中國求助。

2. 

中國在中亞有很多天然氣及石油管道經哈薩克這個EAEU國家。土庫曼雖不是EAEU國,但天然氣要經哈薩克運到中國,而EAEU共同市場的standard tariff,適用於第三國的油氣過境。(順帶一提,中國天然氣的三大進口來源之一是土庫曼。)

短期而言中國可以free ride俄國對中亞的安全保證,但長遠來說可能得不償失。

這反映中俄之間一個根本差異:俄國窮,但軍力「爛船仍有三分釘」,而且普京過去十多年已重振軍力,而中國則相反,富,但軍力仍是一般,特別是派兵海外上,純粹是多國維和部隊的一份子,或者建立小型軍事據點,尚有這個能力,但要率領一個干預行動,中國是完全做不到。

看新聞好像塵埃落定,所以情況似乎就是前總統借機變相政變。而水浪就知道誰沒穿褲子,小弟有難就會投靠真正的大哥,就是說,雖然哈薩克在整個「一帶一路」大計之中,但這個被稱為「一帶一路的中心」的哈薩克,這個地域的控制權原來根本上牢牢地掌制在俄羅斯手上。

又,另一點有趣的是,原來中國的軍力「並不怎麼樣」,所謂「一輩子的朋友」有甚麼事,原來靠的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這個「大哥」(笑)。


同場加映:

有外部勢力介入跡象 金燦榮:哈薩克斯坦局勢演變很像「顏色革命」

【晨早直播】哈薩克反政府動亂迅速平息,美國此地無銀? CIA、NED蹤影處處,集安組織建功? 22年1月7日

一個字:高下立見。

當很多人(例如中國網民)很關心哈薩克大亂是否「顏色革命」時,倒不如關心通脹問題,通脹可能引爆民怨,才是哈薩克事件對全球更大的教訓。

當你們只留意著是不是「顏色革命」的時候,其實現在全世界更為緊張的,除了是Omicron之外,便是通脤問題。君不見這個時候,關於加息與否的新聞比以往都多了嗎?

俄羅斯成最大嬴家,說好的CIA身影呢?

至於,

習近平誠摯慰問哈薩克總統 馬克龍憂當地局勢

黐金糠罷了。

這篇感覺滿粗疏的。

1. 古羅馬人愛洗澡,後來中世紀的歐洲人卻不愛洗澡,兩者卻不見得有傳承關係:那些中世紀的歐洲人在古羅馬人眼中都是蠻族啊,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自稱自己最優秀的日耳曼人,是古羅馬人眼中來自北部的化外之民,其中盎格魯人就是今天的英格蘭人,或是今天北歐的祖先很多都是維京人。

2. 我不清楚,但感覺上亞洲,例如中國和日本,他們的衛生觀似乎真的好點。例如日本每個神社外都有手水舍,說明「進入神聖的場地就要保持潔淨」,加上古代日本生病時總會來點除靈法術(詳細情況可參考源氏物語XD),說明當時的日本,最起碼在一千年前的平安時代,日本貴族間就隱約了解「潔淨」與「生病」之間的關係。

啊,不過看了看這個,

中国古代大城市的卫生状况如何?

嗯,所以觀念可能比中世紀歐洲好,但執行力則是另一回事。



2022 Trends: What’s next for digital and social media?

有趣。雖然Tiktok的熱潮已比Meta系更甚,但說到底還是個比較新興的SNS,而且有趣的是,相比Instagram,Tiktok還是個以創作者為主的SNS:「只要你夠有趣,不需要KOL也能紅。當然,這跟被很多人詬病的商業演算法不無關係。就是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就有了議價空間」「就是說這公司還能更大化利潤」。

而令我意外的是,即使那些以影片或圖片為主的SNS還是大把大把的熱起來,Twitter這類還有文字的SNS 還能有使用量上的增長。

又因為說到SNS,想到,未來這個世界還有另一場媒體大戰:串流媒體。

想到之前看過的另外幾篇文,

│ 無雷讀報:蜘蛛人宇宙勢不可檔,沒有串流業務的 Sony 也是如此? │

當然也不是專心賺錢就可以真的賺錢。Sony 之所以賺錢是因為他們賣片。其他人不能賣片嗎?包含 Disney & Fox、Warner、Universal、Paramount 都因為同集團的串流服務優先的理由,減少賣片給其他串流服務。尤其是重量級大片幾乎清一色保留在自家平台。Sony 因而成為唯一可以買到主流片廠等級製作的地方。這種地位使他們獲得極大的談判力量,成為幾乎沒有對手的串流軍火供應商。


另一也是講到串流平台的事情,

│ 上架21天就遭砍劇,Netflix 的《Cowboy Bebop 星際牛仔》 教我們什麼道理?│

作者認為目前整個產業存在一種迷思,認為串流公司比好萊塢公司更會發展新IP和既有IP,能夠產出美學上和商業上都更好的產品。這種對 IP 的執迷也使得串流大戰之前被認為爛的重啟構想,現在都變成人人爭奪的「好」構想。Amazon 買 MGM、Disney 買 Fox 都是類似的動機,企圖囤積 IP 當成串流大戰的軍火。

這就像某國的人口紅利想法差不多呢。

不過今時今日,也得某程度上接受「數量真能撃退質量」這種現實。

我自己都開始分不清,這些話題應該怎樣歸類好了。

2 則留言:

  1. 你這裡不是行標籤制嗎,沒必要選一個分類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主要是覺得,我一直在用的標籤好像開始不適用於個別話題了。例如,最近多留了了中亞話題,倒是可以直接加個「中亞」標籤,但例如Netflix這些串流平台,就好像「電影」「電視」都不太合適,新加一個標籤的話,「網絡」又太大,「串流」又太小。大概是這樣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