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5日星期二

老侯。

因為書名實在太長 長到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不是書名,所以我只用作者名字做標題。


大致上來說,這本書描述了日本公司......或者說,是日本人在工作上、公司裡呈現的民族性。

首先是偏執。

例如在成市製作方面,日本人的要求真的會令人抓狂。當然,日本人對於品質上的偏執,我覺得這是可以接受的。以前學Business時,說一間企業應該要以出產的品質導向,而非利潤導向,我相信這世界上只有日本人才可以做到這個地步。

如果是為了追求品質都算了,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日本人要命的地方:只是為了一個會議,都要花上5個小時來完成一份「沙盤推演表」,用來預計客戶會問自己的問題,這對香港人來說絕對是不可能的事。這點和德國人有點像,我卻覺得這遠比德國人走火入魔了......

同時,對於日本人的應變能力真的感到很絕望......

又例如作者有一次,要向客戶擬一封會議邀請函,因為作者沒有依照上司的要求,就被退回三、四次(可能更多),甚至會為了行距而不滿。雖然說這種程度的偏執我已經見怪不怪,不過想到日本的公司每天都是這樣,不容許有任何一絲的發揮,每天都要唯唯諾諾地活著,薪水也不見得特別高,就覺得在日本工司工作,確實是很恐怖。


就我自己看來,他們很多人就是香港政府部門的做事大方向的一萬倍版:絕不可以輕舉妄動,寧願拖寧願不開始,都不可以自作聰明的做錯。不過香港政府部門沒有日本人做事那麼細膩。


另一點是恐怖服從性,無論是對上司的服從性,還是對團體的服從性。

對上司的服從性就不用多說,看作者這個外國人,對上司都要誠惶誠恐,更不用說從小就活在這種教育之下的日本人。

最令我覺得厭惡的,是日本人對團體的服從性。

文學其中一種美叫朦朧美,就是要含蓄、隱隱約約,讓你看個半懂不懂,說穿了才不美。或是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美。

不過這種事來到現實社會,卻變成了最令人恐懼的東西。最起碼我非常恐懼。

例如,在日本生活就很需要學會閱讀空氣。

為甚麼我們要懂得閱讀空氣?就是因為,有很多事你要顯得自己和團體是有默契的,不用說出來就知道。不用別人指點,你就應該知道有甚麼話可以說,甚麼話不可以說;甚麼事應該怎樣做,如何做。知道這些不用明言的規矩,都是你應該的

「潛規則」這個字出自中國人的口中,那時用來形容從前官場中行事有很多不會明說的規矩。我卻覺得,日本人就這點上完美承繼了中國官場的習慣,更是潛移默化到民間之中。這種日本人的潛規則,甚至會出現「被人欺凌也是當事人活該」這種想法。





除了前面的,有點像甚麼「日本風情畫」,來簡介一下日本生活的小趣事。

這些小趣事一開始還好,可是到了最後,書本裡面記載的故事就愈來愈硬掰,也愈來愈奇怪,甚麼陰陽眼少女,甚麼愛情故事。

這本書只有前面好看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