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的日本故事有〈摘瘤爺爺〉〈浦島太郎〉〈喀擦喀擦山〉〈剪舌麻雀〉,並有兩篇聊齋的故事〈清貧譚〉〈竹青〉。
那幾個日本故事裡面我只看過〈浦島太郎〉和〈剪舌麻雀〉,另外兩個則是未聽過。〈摘瘤爺爺〉讓我想起了芥川龍之介的〈鼻子〉,〈喀擦喀擦山〉似是把一個有點殘忍的動物故事,改寫成自戀毒男喜歡上港女的自毀故事。
我不知道是自己先入為主還是怎樣,始終覺得〈浦島太郎〉和〈剪舌麻雀〉比較有意思,例如重新演釋了一下〈剪舌麻雀〉中那對夫妻的關係,以及為甚麼老爺爺對麻雀那麼好。我很喜歡這裡面老爺爺的淡泊和非物慾,有點像自己所嚮往的境界。
至於〈浦島太郎〉就更有趣了:我非常喜歡太宰治對於故事結局那個老翁結局的解讀:
其實是我們認為「忽然變成三百歲的老人對浦島來說是一件不幸的事」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誤導了我們。在繪本上也是,浦島變成三百歲之後的繪圖旁,也並沒有寫著「這真是一件不幸的事,令人遺憾」之類的文字。一下子就變成白髮的老爺爺了
故事就到此結束。不論是感到遺憾,或覺得浦島愚蠢,種種結論都只是我們俗人的擅自妄斷。對浦島而言,變成三百歲,絕對不是件不幸的事。
......
龍宮的高規格款待,在這件紀念品上發揮到淋漓盡致,將故事帶到了最高潮。回憶不就是越久遠就越顯得美麗嗎?而且,一瞬之間過了三百年的光陰,也是浦島自己的選擇。故事到了這裡,浦島才算是真正得到了乙姬的無限允許。如果當時浦島並未感覺到孤單寂寞,可能就不會打開貝殼了,或許是因為感到十分絕望,已經別無他法,只能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這個貝殼上,才會想要打開來看看。打開的瞬間,同時也忘卻了三百年的光陰,這樣的說明是不是比較好呢?日本的童話裡,其實有著如此深刻的慈悲。
在此之後的十年,浦島成了一位幸福的老人,快樂地生活著。(P. 103-105)
「打開的瞬間,同時也忘卻了三百年的光陰」,這樣的解讀真好,我也想到「說不定因為太快樂了,而快樂不知時日過」。
這樣重新把故事按著自己的理解,再向所有人演釋的方式,真的很有趣。
。
買這本書有20%是因為看到太宰治的名號,其餘80%是因為它書的質地(軟軟的)、文庫本大細(很得我心)和排版設計(字很滿而且四周沒甚麼空白處),細看之後,一方面覺得出版社應要再多出點這類大細的書,另一方面覺得自己有幸看到這本書。
我無法論定這算不算得上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卻覺得所有只看過《人間失格》的人,都應該好好看一下這本《御伽草紙》:不要用《人間失格》就定性了太宰治好不好?每個作家都有其代表作,要是像邱妙津那樣、只有數本作品供我們參考,那實在別無他法;但明明太宰治有那麼多作品,卻永遠被《人間失格》反過來代言了太宰治本人的一生,不覺得這很奇怪嗎?
。
「這是什麼話?坐看看你的龜甲,和坐在你的龜甲上,結果還不是都一樣嗎。就像心懷不安地想著『往右轉看看吧』,和您直截了當地往右轉,其命運都是一樣,不論選擇了哪一種,都無法再回到原本的狀態了。就在您試試看的當下,您的命運已經被決定了,人生中是不存在著嘗試的,做看看和做了,是一樣的。你們這些人在緊要關頭的時候很難下決定吧,真是不乾脆,總以為還可以復原。」(P. 63)
是的。話語這種東西,是因為對活著這件事感到不安才萌生出來的,就像從腐土中會長出紅色的毒菇,因為對生命的不安,才使話語發酵出來。雖說也有喜悅的話語,但那也是花了一番工夫才逼自己說出來的不是嗎?人啊,即使在喜悅之中,也會感到不安吧。人的言詞全都是琢磨過的,都只是裝模作樣而已。在沒有不安的地方,就不需要花那些討人厭的工夫了。(P. 91)
。
最後,
很喜歡這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