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星期日

重紐。

重紐是指,同一個韻,開合口相同,反切上字系聯,但在韻圖上位處於不同等的兩組不同讀音的字。而這兩組字都只出現在韻圖的喉、牙、唇聲母下,位於三等和四等的格內。三等稱為B類,四等的稱為A類。

具有重紐的韻類有:支、脂、祭、侵、鹽、仙、宵、真、清等九韻。

到底甚麼是重韻,有好幾種說法。



一,因反語因循舊跡,重紐兩類音讀無異。即是說,兩者讀音沒有分別,只是用來保留以示古音有所不同。

二,重紐兩類,區別於主元音性質不同,即是韻腹不同。主此說者,以董同龢、周法高為代表。董同龢於廣韻重紐試釋中,把重紐分為1、2兩類。1類包括所有舌齒音與圖置於第四等之重出唇牙喉音,2類則包括韻圖置於三等之唇牙喉音。其中,脂韻的A類都是[i],B類的都是[I]。

可是,若果主元音不同,根本已經不是同一個韻,所以這說法不通(最起碼,對我們老師來說是這樣....)

三,重紐兩類,各具不同顎介音。如果兩個字的讀音有少許不同,但韻腹一樣,韻尾又一樣,那就只餘下韻頭不同這個可能。從高麗、日本譯音中,可見重紐三四等分別有強弱不同的介音。而在漢越語中,有些唇音妙化為舌尖音或擦音,有些則仍然保持唇音:重紐三等唇音字全部保持雙唇音,而重紐四等與「清」韻則大部分聲母舌齒化。因為介音可能會影響聲母,所以不同的介音就帶來了不同的影響,而重紐四等有較強的摩擦介音[j],從而令到前面聲母擦化、塞擦化。

唐初中原方音一文記載,玄奘(即是唐三藏)翻譯梵文帶y介音的梵語音節,從不用重紐三等字,對譯以[i]音為主元音的音節,只要有重紐字,則一律用四等字而不用三等字。如mit對「蜜」(重四)而不對「密」(重三)。譯帶r音的音節則用重三等字,如grid對姞、krit同「訖」、gran用「乾」、vrij用「佛」,可見重四等介音近乎y或i,而重三則近r。

所以結論是,三等的都用[I]介音,暗弱而偏弱,四等韻的用[i],顯而強烈摩擦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