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8日星期三

中國金融史三千年。二。

書本的最後的三分之一都有關說隋唐的經濟狀況。

作者對於中國歷史經濟的評價,有兩個很明顯的標準:一是鑄幣的權力,二是田地的分配。能做到耕者有其田,市場能自行鑄幣的,就是好的經濟;相反,政府強制國家使用官鑄的貨幣,國家土地兼併問題嚴重,那就是不好的經濟。

先說隋吧,單是隋已經有很多東西想說。



首先是隋文帝。

隋初的經濟好,是因為「戶口租調,十亡七八」,又「千里無煙,人跡罕至」,在這種情況下,地多人少,百廢待舉,沒有甚麼大事,經濟自然會發展起來。

之前「文景之治」要花上百年,是因為外有匈奴而內亂不斷。隋朝立國,只花了十幾年就把中國從大亂轉向大治,與其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奇蹟中的奇蹟」,不如說,這才是一個國家應有的回復力。

土地問題解決後,要處理的是將來土地兼併問題,而這才看出隋文帝最厲害的地方。

先說一下,書中有一個很大的錯誤,隋代的是五省六曹制,三省六部制是唐初將五省六曹制簡化而成的。可惜《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沒有說隋代的制度,我也找不到更多有關五省六曹的資料,不過這不影響「權力分立」的效果。

漢代經濟最大的問題,在於國家的財富全都在門閥豪強手中,而將權力分立(其實嚴格來說也不算是分立,只能說是他們之間能互相衡制),讓他們互相監督,讓官員豪強不敢造次太過,就起了足夠的效果。

確立科舉制度確實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最令我佩服隋文帝的地方是,他知道科舉會對目前的豪族帶來不少影響,而他們是最不可以得罪的一批人,於是先在他們身上試行科舉,最後到隋亡之時,我還未看到朝廷上對科舉有甚麼不滿的反彈。

嗯,確立科舉的原意,其實會不會是隋文帝想在外戚之外,增加一股對抗臣子的勢力呢?看到當年晉武帝的困境,還有隋文帝那個可怕的妻子,就忍不住覺得是這個原因.....

說回隋代的經濟,輸籍法一事,書中含糊其詞,只說是「按照『百畝之田』的規則,授予大隋帝國每一個成年男丁一百畝土地」,結果就是納稅農戶大增,想這樣就蒙混過去?

於是我到網上去看了看,找到的有:
由於史籍對輸籍法的記載較為簡略,故史學界對這一課題缺乏研究。目前各類教科書及史學著作對輸籍法的解釋,往往僅局限於對有限史料的直譯。
而對於「輸籍法」的效果,也只有:
輸籍法的核心是:「定其名,輕其數,使人知為浮客,被強家收大半之賦,為編氓奉公上,蒙輕減之徵」。 
《資治通鑑·陳長城公至德三年》:「高颎請為輸籍法,徧下諸州,帝從之,自是奸無所容矣。」胡三省注:「輸籍,凡民間課輸,皆籍其數,使州縣長吏不得以走弄出沒。」
也就是說,「輸籍法」根本就沒有一個清楚明確的資料,「按照『百畝之田』的規則」甚麼的是作者他說謊。

而開放商業,除了官僚以外之人皆可經商,開放鑄幣等等,可以看出,隋文帝的舉動,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削弱關隴集團的勢力。

本來嘛,錢不是不重要,不過對於一個君主來說,錢不過是政治和權力的其中一種重要道具而已。


至於到了隋煬帝的部分,無外又是說他花很多錢之類的,不過在京杭大運河一篇,作者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假設:假如隋煬帝利用商業機制開運河,並以伊利運河作為例子。

做法簡而言之,就是設立公司,開放投資。聽起來很棒,不過我覺得這並不會有太大改變。

令隋煬帝滅亡的,其實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處理不好關隴集團的問題,例如推出告緡令、推出白錢來奪江北豪族之財富,還有用江北的人,建一條只富江南的河。

亦可以看出,剝削百姓其實很安全,當年陳勝吳廣很快就被壓下了。

書中只提及利用商業機制開運河會有所不同,沒有明說不同之處,不過卻似是擔心開發運河時籌集資金出現問題。所以我假設作者想說的不同在於對政府財政的影響:花同樣的人力,卻不損自己的財政。

但首先,當時隋煬帝根本就沒有資金不足的問題,最損國力的其實是戰爭;對於江北的人來說,出錢的人雖然不同,但結果無太大影響,都是江北人出力,江南人享受,這才是令一向看不起江南的江北豪強不爽的地方。

再順帶一提,建運河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隋煬帝太急了:
伊利運河從1817年開始興建,到1825年才全部開通,全長為584公里,共用了8年;
隋唐大運河的長度是伊利運河的兩倍以上,時間卻只花6年,更不用說一個是公元1817年的事,另一個時公元605年的事,技術和人力也差太遠了吧?



所以,從隋版告緡令、大運河、三征高句麗等事件可以看出,隋煬帝雖然很有才幹,也很有目光,可是他太性急,活得太順利的富二代,總是會以為天下事俱是如此容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