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日星期四

四海昇平。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1587 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1587 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

我覺得不單是大明帝國,就連中華文明,也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了。

明代中後期的中國,已經完成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中華文化的堡壘,不管是精華還是糟糠,而清代不過是進一步把這個堡壘加固。想起明代的戶籍制度,軍人的後代都要做軍人,農民的子孫永遠都是農民,技術工人的兒子還是技術工人,這種情況不就跟印度的種姓制度很像嗎?

可想而知,當年乾隆面對著英國來使時,那副「哼哼哼來跪拜我這個大清帝國的皇帝吧,我們是不是很厲害呢?哼哼哼」的表情,這種四海昇平,在英國人眼中是多麼的可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